———序———
这篇小故事的灵感来自于《枕上诗书》中的花相似,人不同。
———正文———
清明时节,草木返青,长安城没有落雨,万里无云,街头巷尾熙熙攘攘,好生繁华。
季子牧疲倦的放下书卷,望着窗外嫩绿的垂柳,目光中满是哀伤。
数年寒窗苦读,却一朝落榜,任谁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这些日子,他将自己关闭在巴掌大的书房中,不与外人接触,不喜与人交往,性情也越来越冷漠孤傲。
清晨
有人邀他一同踏青,都被他拒绝于门外。
他害怕遇见一同赶考的书生,更怕自己落寞的模样让人瞧见,打扰了那些文人的雅兴。
若是要踏青赏春,他只想独自一人前去,一个人便不会被打扰了。
他推开书房的门,迈出屋子时还犹豫不决。那刺眼的阳光映入眼帘,是如此的陌生,他已经不记得自己多久没走出这扇门了,仿佛过了百年。
他如同外乡人一般,低头走在繁华的长安街头,步子很快,生怕被人认出。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走出来长安城。
走在山野间,闻得潺潺流水声,顿时心旷神怡,舒畅了许多。
他沉醉于山野,回神望着这陌生的风景,才发现自己迷了路。
他遥望远处,发现一出被桃花树掩映的门户,隐于桃花林深处。
清风拂过,清风袭来,桃花随风飘零,留下淡淡残香,不仅有淡淡的桃花香,还有一丝的药香。
他走上前,轻敲着院门,期盼着会有人回应。
院内
传来了一道轻柔的声音:“何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季子牧听闻是女子的声音,心中稍有紧张。
片刻后
一位女子缓缓打开院门,她身着素衣,手中拿着蒲扇,灵秀的容貌宛若枝头的桃花,明媚动人。一股淡淡的药香味也随着姑娘扑入鼻中。
季子牧先是恭敬的对着姑娘行了个礼,接着道:“在下季子牧,独自一人出游,忽而口渴,不知姑娘可否能给口水喝?”
姑娘看着他的容貌,恍惚一瞬,季子牧用手在她面前晃了晃。
姑娘回神,请他入院。
片刻后,姑娘端着一杯清茶递到他手中。
季子牧到了谢。
外面传来了一道声音。
“药娘子!”
是一位樵夫,他身后背着刚砍完的木柴,穿着简朴,是住在三里外小村庄里的。
药娘子听见樵夫的声音,急忙起身,走到药台拿起刚刚包好的药材,走到院门前,将药包递于樵夫,并叮嘱了几句,便回到了院中。
回过神,看见坐于院中的季子牧说道:“那是我的病人。”
小姑娘的心思显而易见,可是,季子牧却真的以为她只是告诉他,樵夫是谁而已。
季子牧有些好奇的问道:“不知姑娘芳名,为何刚刚那位樵夫唤姑娘药娘子。”
姑娘说道:“小女子名芍药,是一名小医者。”
季子牧站起来对芍药行了礼,说道:“没想到药娘子年纪轻轻,居然是一名医者。”
芍药有一些害羞,摆了摆手说道:“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