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如懿传之一生一世一双人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同人  重生     

第二十四章 鸳盟

如懿传之一生一世一双人

立后大典的前一天,海兰来了翊坤宫,穿着一袭新崭崭的天水蓝袍子,衣衫上是不同深浅的亮银与暗蓝的颜色,捧着大朵大朵栀子花的影彩,是静默而沉心的欢悦。

海兰见了如懿,疾步上前,想要笑,却是落了泪,紧紧执着她的手,哽咽道,“姐姐,终于有这一日了。”

如懿亦是慨然,隐然有泪光涌动,只是无言,低声道,“海兰,当年姑母临终前叮嘱我,要我一定成为皇后,如今皇上要封我为后,姑母若泉下有知,一定很高兴,但我…..”她嘴角的笑意略带苦涩,见海兰不解,又道,“这么多年,皇上待我的心意虽一如当年,可我总想起姑母,她当年也是贵为皇后可却还是要面对妃妾无穷无尽的纷争和最后绝望而终的惨痛。”

海兰拍了拍如懿的手,“姐姐,如今是皇上邀你去的,你大可安心。”

如懿轻笑道,“是,是他邀我去的,是用一颗真心邀我去的。”

海兰缓缓笑道,“那姐姐就去吧,我会一直陪着姐姐的。”

她们彼此相握的手指紧紧收拢,关节因为过于郑重和用力而微微泛白,哪怕有更辉煌的荣耀即将披拂于身,她们依旧是昔年彼此依靠的姐妹,相伴同行,从未有异。

海兰走后,如懿又去了慈宁宫,进了殿中,端正行礼道,“臣妾给太后请安,太后万安。”

太后抽了一口水烟,目色平淡宁和,“等过了明日的立后大典,你就该叫哀家皇额娘了吧?哀家最不中意你做皇后,但最终也只有你能走到这个位置。”

如懿低眉顺目,“臣妾走到今日,全都仰赖太后。”

太后摇首道,“哀家可不敢受你这个仰赖,是皇帝执意要选你的。你今日既然来,哀家就再提点你一句,不要想你姑母一样作茧自缚。”

提起姑母,如懿微微语塞,太后见她沉默,笑意微冷,“是了,你与你姑母不一样,你自可以得意,你这后位不是自己要的,是皇帝捧着双手给你的。”

如懿郑重一拜,神情肃然,“皇上的厚爱与情意,臣妾感激不尽。不敢得意,唯有珍惜。”

太后望着她,不知怎的,心中的不满懒怠了下去。比起如懿的沉静自如,她终究是失之急切了。这种急切,无疑是一种失败,因她对后位的不可把控,更多的是对皇帝这个样子的不可把控。甚至,她在如懿和皇帝身上看到了情爱几许的痕迹。

她恍然记起,许多年前的绛雪轩内,弘历不也是执意选那个还叫青樱的小格格为嫡福晋么?如今,他终是如愿选了她为皇后。深宫如许岁月,没有人比太后更懂得权衡,制约,却也明白,若沾上了情意,便再难制衡了。

她沉默的瞬息,如懿望住她,满目盈盈,:“太后,臣妾想问问您,先帝有没有在您面前落过泪,有没有对您说过他的孤单和害怕,让您到他的身边去。”

太后怔住了。有过么?或许在自己初入宫为小小嫔妃时,那个男人是说过的吧?可后来,自己成了妃,成了贵妃,成了整日和景仁宫皇后针锋相对的女子,那个男人再也不说了。

谁没有自己的孤独,万人之上,想说一句孤独的话,可也被山巅的狂风吹灭了开口的欲望。

如懿眼底有微澜,“皇上那日对臣妾说,他站在万人之上,也是无人之巅,说他孤零零的没人陪,那时臣妾就只想和皇上说一句皇上让臣妾最安心的话,有我在,你放心。”

太后有片刻的动容,便问道,“之后皇帝就说让你成为他的皇后?”

如懿颔首,太后似乎觉得这动容来得不该,转了微凉的语气,刺道,“这不正合了你的心。”

如懿眼眶微红,“太后,皇上还说,不单单是皇后,他更希望臣妾成为他的正妻,皇后之位臣妾从来都不在意,也不想要,臣妾在意的,想要的,唯有和皇上的情分。太后,臣妾心中所向,不是后位,更不似姑母所求,延续乌拉那拉氏的荣光。臣妾为皇后,为皇上的妻子,陪他在无人之巅,生也同衾,死也同穴。”

太后全身一震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她也想成为那人的妻子吧,只可惜造化弄人,终究是回不去了,半响才悠悠叹一口气,“原是哀家错了,本以为你比你姑母长进,没想你比她更看不透,皇帝是天子,身在万人之上,无人之巅,他们从来就不可能真正地成为一个女人的夫君,身为皇后不仅是皇帝的妻子,也是国母,更是他的臣子,奴才。”她顿了顿,又道,“你今日来说了这么多,哀家明白你的用情和用心了,只是哀家不得不再告诉你一句,自大清开国以来,你们乌拉那拉氏的皇后,从来就更是不易。”

太后的话似是诅咒,但亦是事实,如懿笑意静静,“或许臣妾看不清后位,看不清前路,也不够看得清皇上,臣妾只看得清自己的心,臣妾不喜欢孤寒高位,可皇上说他孤单,臣妾就只想到他身边去。”

太后望向如懿,细细打量了片刻,缓缓道,“历朝历代,虽总有宠妃当权,可从来能动摇皇后之位的,只有皇帝一个,成也皇帝,败也皇帝。”

如懿叩首,缓步离开了慈宁宫,走出去的那一刻,她转头回望,慈宁宫的匾额下,恍有灿灿的金粉辉扬。

立后大典定在八月初二,是如懿当年嫁进潜邸的日子,她静静地跪在翊坤宫庭院里,听着女官悠扬的声音诵读着册文,册文隆重而华丽:

朕惟乾始必赖乎坤成健顺之功以备,外治恒资于内职,家邦之化斯隆。惟中阃之久虚,宜鸿仪之肇举,皇贵妃那拉氏,秀毓名门,祥钟世德,早从潜邸,含章而懋著芳型,晋锡荣封,受祉而克娴内则。今兹阅三载而届期,成礼式遵慈谕,恭奉崇庆慈宣康惠皇太后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逮螽斯樛木之仁恩,永绥后福,覃茧馆鞠衣之德教,敬绍前徽,显命有光,鸿庥滋至钦哉。

宣读后,如懿从女官手中接过皇后的金册金宝,钦天监报告吉时已到,午门鸣起钟鼓,皇帝至太和殿降舆。銮仪卫官赞鸣鞭,丹陛大乐队也奏起“庆平之章”的乐声。皮鞭落在公众的汉白玉石台上格外清脆有力,仿佛整个紫禁城都充满这震撼又让人心神眩晕的巨大回声。

如懿从翊坤宫行至太和殿,一步一步稳稳地走着,终于走到与自己的男人并肩的那一刻了,日光是一条一条极细淡的金色,如懿仿佛走了很远很远,弘历站在那里,远远地瞧着她满含笑意,满眼深情地走来,一时百感交集,他自己也说不清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或是激动,或是忐忑,又或是有一丝丝的不安。

渺远的记忆忽然变得极为清晰。

还是皇子的弘历叹息,有一天,我可以什么都不在意,做我想做的事就好了。

还是格格的青樱憧憬,有一天,我可以不做我不想做的事就好了。

他们一直都有相通的懂得。

他知道皇后之位从来都不是如懿在意的,可重活一世,他不愿再放开她的手,再遗她一人在孤清里,他给了她名分,如今他也要给她一直期盼的情感与尊重。

弘历望着如懿,含着笑意,向她伸出手来,引她至自己的身边。

如懿立在他身侧,只觉得自己俯视在万人之上,看着殿下的人山幡海,听着欢呼如山,

“祝皇上皇后,凤凰于飞,和鸣铿锵,白首之喜,百年合心。”

“帝后同心,万世其昌。”

弘历不止一次的感激上苍,终能重活一回,弥补所有犯下的错,再爱她一次。

如懿眼角边闪过一滴泪,弘历及时发现了,他紧紧握住了她的手,轻声道,“别怕,我在这里。”

如懿温柔颔首,二人高高地立着,显得孤独又亲密。

真正的大婚之夜,便是在这一晚,种种的繁文缛节过后,如懿和弘历自是疲惫不堪,可不管怎样疲倦,都是高兴的。

毓瑚一干人等退下去之后,两人才能松泛些,弘历伸手,帮她揉着腰,疼惜道,“我知道,今天的立后大典让你受累了,可如懿,只有这一刻,只有你我二人宁静相对,我才能真真正正地觉得你是我的妻子了。”

如懿微微含泪,紧紧伏在了他的胸口,忽然又想起什么,从腰间取下了一枚荷包,解开后,一样一样地取出期间的物什,喃喃低语道,“这是我当日嫁给你时带的耳环,这是你第一次赠予我的生辰之礼,这是当时我们一起去山西时求的平安符。”她一一数了七八样,无一不爱惜珍重。

直到拿出了两绺发髻,用胭脂红纸仔细地包着,弘历眼里沁出星子般的光,“我记得这个,这是当年你初嫁时,我与你各自剪下一缕发髻做存,以待白首之时再相见。”

如懿颔首,温婉地笑着,“只是当年臣妾是嫁与皇上是为侧福晋,不可行结发之礼。”

弘历眼里是满满的感动,“那今夜,咱们都补上。”说着他从手边的小桌子上,拿了一把小银剪子,从她的发髻后拨出细细一缕,又捋出自己的辫梢一缕,一并剪下,对着烛火用红绳仔细结好。他又从枕下取出一个锦匣,打开后里面放得是如懿送她的两方帕子,一枚同心结,还有她写的小字。

他将结发一并也放了进去,温柔道,“青樱,弘历并存于此。”他轻吻她的眉心,“你出冷宫后,我就告诉过你,希望和你长长久久地走下去,如懿,如今你是我的妻子,生同衾,死同穴,咱们会一直在一起了。”

如懿有说不出的感动,她想不论日后如何,有这一刻的真心相许,便也足够了,她郑重而恳切道,“臣妾但愿和皇上此生长久,不相欺,不相负。”

弘历红了眼,饶是这话已经听了一遍,可他还是忍不住的想要落泪,不相欺,不相负,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他却没能做到,他拥住她,亦是郑重道,“我答应你,君无戏言,这个君不仅是天下君王,更是你的枕畔夫君。如懿,我期盼着与你白头偕老的那一天。”

人月两团圆,终是又等到了这一天。

上一章 第二十三章 凤位 如懿传之一生一世一双人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