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翻开崔楠楠给的资料那一刻起,李世良陷入了沉迷。
可以让盲人自由行走的道路,能让盲人快速清楚物件摆设的房屋布局,资料里提出来的概念,既前卫也具有可行性。
就像是拨开迷雾的一簇阳光,给李世良带来了很多灵感。
被灵感包围的李世良,每天都待在屋子里写写画画很长时间。
稍微有空闲,就会给崔楠楠写信,询问她喜欢哪种设计布局,有没有特别钟爱某种风格的建筑...
写完,就会让负责对接自己的人把信收走。
李世良写信,总忍不住长篇大论,有时还会跑偏话题。
与他相反,崔楠楠的回信,总是简洁短促,有时甚至只回复一两句。
尽管如此,在等待的时间里,从对接人那儿收到崔楠楠的来信,还是最让李世良开心的时刻。
饭桌上,李父见李世良满脸写着我很高兴,终于,忍不住心里的好奇问道。
“最近一段时间,你整天都嬉皮笑脸的,乐啥呢?”
李世良还没回答,李母就接嘴了。
“还能乐啥?和女笔友通信呗。”
李母的话里,透着淡淡的哀怨,古话还是真是没说错,有些儿子就是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尤其是她家这个,还没把对方娶进门,就已经有胳膊肘往外拐的趋势了。
“是吗?你最近就是在忙着不务正业?”
李父的语气,一下子变得严肃。
他可以接受李世良不要他们包办婚姻,但他绝不会放任儿子去自由恋爱。
没有说自由恋爱不好的意思,但李父李母都认为,门当户对,才是正确的。
“妈,爸,你们想多了!”李世良叹气,“我和女笔友是在讨论建筑上的一些事,没有别的意思。”
“是吗?讨论建筑能让你乐得找不着北?”
听了李世良的解释,李母还是狐疑。
“当然了,妈,盲道你知道吗?就是专门给盲人走的路。”
“等你儿子我建成了,肯定会名留青史,在建筑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笔。”
李世良将要给崔楠楠设计完善的一些建筑,解释给自家父母听。
本来是忽悠自家父母,不要那么八卦是非,可说着说着,李世良的心情也愈发激动。
他很确定,崔楠楠让他设计建造的盲道,还有其他建筑,在之前都没有出现过。
盲人的数量是非常少的。
在大户人家里,孩子眼睛看不见不算什么事,无非是多养一张嘴的事。
然而,在穷苦人家,甚至是普通大众里,孩子眼睛看不见,等待他的大部分结局是死亡。
有需求才有市场。
盲人数量太少了,发出的声音也很微弱,自然对他们的关注就不会多。
李父李母被李世良画的饼诱惑,满脑子都是祖坟要冒青烟了,光宗耀祖的想法,满脸洋溢着溢于言表的喜悦。
等李父回过神来,李世良早就回到房间,锁好了门。
李母没有李父那么快醒过神来,依旧沉溺在儿子画的饼里。
李父有心责备,碍于李母,只能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