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原身早在两年前,便因公主受益过。
大商人带她来长安献给崔姓子弟,以寻求庇护时,还没有能直接见到崔姓子弟的门路。
但他又着急找到庇护。
为此,他散尽大半家财,得到了一个机会。
公主赏识的门客要举办宴会,这个宴会公主会去,他要找的崔姓子弟也会去。
大商人把原身安排成舞姬,放手一搏。
原身很争气,跳舞得到了公主的一句赞赏,大商人借此打通门路,把原身献给崔姓子弟,获得庇护。
原身的心愿里有公主,也有妹妹,她希望能找到妹妹,还希望能找回亲人们的尸骨,送他们回乡。
因此,柳月娥在三月前,借机搭上了公主。
眼下,确认即将上任长安县尉苏无名的情况,是她训练结束后第一个任务。
只是没想到,这个原本很简单的任务,会因为对方久久不来,一直开启不了。
吃完午饭,日光正好,晒的人暖洋洋的,很适合小憩一会。
柳月娥心动了三秒,最终选择放弃,她也没有那么困。
叫来店家添水,柳月娥瞪大眼睛。
她只错开眼一会儿,城门口怎么围起了一圈人?
想了想,跟店家招呼了一声,柳月娥凑过去。
人群中心站着两人,一个僧侣,一个书生。
书生身穿黑色长袍,眼神狡黠,留有胡子,嘴唇上方的胡子还做了个俏皮的弧形。
这书生很眼熟啊,柳月娥想起看过的画像,这人就是她等了半个月的苏无名。
人总算来了,不过,现在看热闹要紧。
柳月娥目光转向另外一人,僧侣穿着破旧长袍,额有勒痕,怒目圆睁,嗓门很大。
“你这书生,凭什么叫官兵抓我!”
苏无名很淡定,没有回答,反过来反问僧侣,“你的戒牒上显示,你当僧侣已经七年了对吧?”
僧侣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他提问的意图,但还是回答了问题,“是,有七年了。”
苏无名:“你确定吗?”
僧侣:“当然。”
“你说你是僧侣,那额头为何有系头巾的勒痕?”
“僧人额头上是不可能有系头巾的勒痕,而且那痕迹,看起来还是新鲜的。”
苏无名义正言辞,掷地有声,“我看到你衣服上,还有褐色的小点,这恐怕是血迹吧。”
在苏无名连连逼问下,僧侣顿时慌了,周围围着一群人,还有官兵拿着长戟守着,他跑不了,只得老实交代。
原来这家伙与一僧人同行,在路上把人家杀了,取了僧人的戒牒,穿上他的衣服,剃掉头发,伪装成僧人。
围观人群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过来怎么回事。
柳月娥对苏无名刮目相看。
难怪公主会认为,只要苏无名进京,失踪新娘案会很快破获。
这人能力确实不错,脑子转得很快。
那杀人犯额头的勒痕,她也觉得不对劲,但没想那么多。
“各位都散了吧,散了吧。”
苏无名拱手谢过周围人的夸奖,边招呼围观人群散开,方便官兵押送嫌犯离开。
柳月娥顺势离开,在她身后,苏无名的目光看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