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能和大乔搞体系的人还真不少,不用大乔放大就能直接满血,这不比蔡文姬的大招更爽?
核心是大乔的二技能,能和大乔配对的英雄不少,比如说李白,公孙离,(司马懿),等英雄全部都可以使用大乔的二技能打出不错的配合。
软软他们也不怕被人针对,一楼就拿了一手李白。
龙皇战队那边的人微微一愣,以为书倾墨他们是直接放弃了,于是笑的更加放肆,中年男人看到这一幕之后,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龙皇战队有些不以为然,最终拿了一个诸葛亮,和打野兰陵王作为嘲讽。
软软他们这边淡定自若,几乎是想都不用想的,大乔和公孙离砰砰两声。
这一幕让龙皇战队的嘲笑戛然而止,有些错愕的看着他们的动作。
他们以为封神已经放弃治疗,然而事实上好像不是这样。
就连观众们也是一愣。
轮到对方选英雄,顿时间不知道该选谁好。
看着阵容就是摆明了要打大乔体系,可偏偏却没有很好的办法去针对这个阵容,唯一较好的是盾山和关羽,但是全部上了ban位。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鬼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保持这样的心态而打个套路啊?
既然选择了大乔那自然最好选择一个高爆发阵容。
或者……张飞也行。
龙皇的辅助想到了张飞就连忙选择了这个英雄,其实鬼谷子也是可以的,但是鬼谷子的保人能力却远不如张飞。
射手的选择也很让人苦恼,最终他们拿了马可。
虽然马可在前期如果对线公孙离打的会很难受,但是后期的伤害和灵活性也是够的。
更何况更大的概率是射手对于上单。
又到了ban英雄时刻。
在得知对面会打大乔体系后,那自然还是要进一些能够全图跑的英雄。
比如哪吒。
哪吒的强度虽然一般,但是他胜在能够在地图的任何地方快速支援,建立兵线优势。
封神这边还未选择的位置分别是法师和上单,他们两个ban位就是主要性针对这两个队伍。
法师里面能够打配合的似乎并没有(司马懿还没出),至少在龙皇的人印象中并没有能够和大乔打配合的英雄,要用说的话应该也就芈月了。
于是他们又反手ban了一手芈月。
软软他们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甚至还ban了一手白起和老夫子,作为嘲讽的回礼。
对面深思熟虑之后,选了一个规规矩矩的上单,夏侯惇。
而软软这边就简单了,拿了一手女娲,和刘邦。
这阵容一出,几人都愣了。
刘邦可以理解,这也是打兵线牵制流的强手,一个飞敌方,一个飞我方,和哪吒简直是双飞。
但女娲是什么节奏?这个能打什么配合?
难道要靠女娲的三技能的超长位移提高机动性吗?
但是自从女娲的三技能被改,不能阻挡小兵之后,Kpl的赛场上基本上就没能再见到女娲的身影,作为一个老年炮台法师,女娲的机动性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尤其是视野变大了之后,女娲的移动速度总给人一种很慢的错觉。
而观看这一场比赛的人也议论纷纷,有些好奇这一局会不会真如想象中那么轻松,打出一个非常好的大乔体系。
软软操纵着大乔,开局升三技能,出了辅助装之后,并没有跟着射手或者打野,而是先跟着中路,清了一波兵线。
大乔优先占到下河道视野,先放三技能,清兵登血量差不多了之后,女娲再放一技能补兵。
大乔带着女娲去下路支援,不过还没有升二级,所以没有办法用一技能加速。
但是问题不大。
对面的上单夏侯惇自然知道不是他们的对手在塔下苟着,用一技能远距离清兵,甚至主动放弃一个兵的经济,避免送掉人头。
打了这一小波团,软软也终于升了二级,用着一技能,带着女娲快速回到线上。
清完第二波兵线之后软软就开始跟打野抓一波人,看了一眼对面射手的位置,直接在塔下放了一个二技能,书倾墨心领神会,直接跟着大乔越塔强杀,大乔先扛塔伤,然后李白攻击到人了之后,目标伤害转移,最后,李白塔下残血杀掉了对方满血的射手,就在对方以为李白也要死在塔下的时候,就瞬间跟着一起回到了我方泉水。
软软对于大乔的二技能把控时间还是非常准确的,再加上和书倾墨迷之的默契,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转移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