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太子在城破的时候逃出了长安,后来听说大晟皇帝善待大梁的宫中和妃嫔,他便偷偷的回了长安。先去舅舅家希望舅舅能收留他,舅舅本已收留上公主,不敢收留这个身份敏感的外甥,害怕被人传出去招惹事端,给了太子一笔钱便让他走了。这太子从小养尊处优惯了的,自己一个人在客栈里住了几天,就又去舅舅家,还是希望舅舅能收留自己。这次,舅舅直接不让他进府,让儿子李逸来打发掉太子。
李逸给了太子表弟一些银两,委婉的道:“您的身份太特殊了,我们不敢收留。你若想在这个世界存活,就要韬光养晦,低调生活,切不可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姓柳,是位教书先生,如此方能避祸。”
李逸本是一片好心,谁知这太子不但不听,还认为是表兄瞧不起自己,便跟他吵了起来。还大声喊:“我是大梁的太子,是李家的主子,一日为主子就永远是主子。”李逸忙上去捂他的嘴,两人就厮打了起来。
太子被打了一顿,让他闭嘴,不要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可这太子和他父亲一样都是倔脾气,宁死不屈,依然大骂李逸大骂李家。
最终,双方的动静越来越大,就被人告官了。顺天府马上派人来到李府,把太子和李家人都缉捕归案。
涉及到大梁太子的事情,顺天府自是不敢审,由刑部派人来审。
太子被抓到刑堂后,刑部主事钱凤览负责审理此案。他是大梁旧臣,问清事情的缘由后,直接冲到大堂上,狠狠地揍了李逸一顿。钱凤览气汹汹的道:“不能这样背主负恩!”
李逸被打了一顿自然不服,讥笑道:“大人降了大晟有何资格说这句话,不过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萧承煦听了刑部审理案件后的汇报,让把那大梁太子带进宫来,他亲自审。
这个太子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非常麻烦。虽然萧承煦昭告了天下,要“善待”大梁的遗孤,可以这么说,但真的这么做,就不行了。
这个原因很简单,大梁太子是什么人?太子是大梁的法定继承人,是大梁遗孤们心中的太阳,只要他还活着,就能让那些人永远看见希望,进而让他们反大晟复大梁,颠覆自己的万里江山。因此,这个人绝不能活,必须将其斩草除根,才能永绝后患。
然而,这个矛盾点就在此。一方面,你昭告天下,要善待大梁皇帝的遗孤;另一方面,你却言不由衷,斩杀了大梁皇帝的后代。这种出尔反尔的事情,萧承煦怎么能去干呢?如此行事,岂不是失信于天下?
萧承煦想了一下,决定根本就不承认这个太子是真的,一个“假太子”自然可以斩杀。
萧承煦的结论一出,李家立马上书痛骂那个大梁太子是假的,就是假冒太子敲诈勒索、骗吃骗喝的。望朝廷明察,还李家一个公道。
钱凤览此时一口咬定太子是真的,并在皇宫的侍卫中找了几个以前见过大梁太子的人一起坚持太子是真的,并要求萧承煦认真审理大梁太子的身份,还他一个清白,并恩养这位前朝皇子,给天下一个表率。
萧承煦命令大梁宗室晋王、大梁皇帝遗孀袁妃、前朝大学士谢升出庭,辨别这个太子真伪。三人为了活命自然一口咬定是假的。
在一番走走形式的审理后,萧承煦下达了判决书——真假无须争辩,此人就是一个假太子。现将其万剐凌迟,以儆效尤。钱凤览等人不明是非,皆斩首示众,立刻执行!
此时,几位大臣求情。萧承煦改判——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将假太子斩首示众。念钱凤览忠于本朝,赏其全尸,改绞刑,其余涉案人员,皆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一场轰轰烈烈的真假太子案,终于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