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讲了关于经书的问题。
我们通过对原著的分析,了解到不是唐僧要取经,也不是李世民要经书超度亡魂。
最根本的原因是如来要传经。
好,问题来了。
如来传经和孙悟空大闹天宫有什么关系?

吴承恩不会随便写个故事,我们读者,就要从小说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来分析。
我接下来说的话,可能很多人会嗤之以鼻,觉得我胡言乱语,自我脑补,没关系,听我一一道来。
如果我说,大闹天宫就是如来的布局,你们怎么看?
如果我说,如来就是菩提老祖,你们怎么看?
为什么那么说呢。
首先,如来居住在“灵山”;菩提居住在“灵台方寸山”。
值得一提的是,灵台方寸山和灵山都在西牛贺洲。
是不是觉得有点感觉了?可有人会问,一个名字,或许是巧合?
看图:

到了这一辈分,孙悟空是悟字辈,和唐僧收徒是一个辈分。
有人会否定我,说一个是道门,一个是佛门。
其实原著从未提及菩提是道门还是佛门。
好,就算这个证据不足,我们接着看原著。
图下是灵台方寸山的环境描写:

下面是关于灵山的环境描写:

粗看或许看不出什么,但是——
无一例外,都有柏树、仙鹤、玄猴、白鹿。唯独灵山少了两种动物:“金狮玉象任性藏”。
狮子、大象?参考后来从灵山出去作恶狮驼岭的狮子和大象精。
这是不是具有说服性?
还有,孙悟空跟菩提说了一句:“此间更无六耳。”
为什么如来面对真假孙悟空,能说出一个三界都不知道的名讳?六耳猕猴?要知道,那章节名字就叫作“二心搅动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如果你们仍然不信,那么我接着说。
那么比方说菩提就是如来,我们接着看。
菩提只传授了孙悟空两个法门,一个是筋斗云,一个是七十二变,当然,从后文诗曰里可以看出,也是传授过猴子一篇叫作《大品天仙诀》的。
那么,这两个神通有什么用呢?一个是速度,一个是躲三灾。
看图:

天雷、天火、天风。
这也许是菩提早就算到孙悟空要上那斩妖台了。
可以说,学了这七十二变,就不怕什么斩妖台,也算是防患于未然?
那么,菩提让孙悟空下山后,说了什么呢?为什么会导致大闹天宫呢?你看,就算是大闹天宫,如来和孙悟空比拼的是什么?
你能翻过我的五指吗?
是不是有些耐人寻味?如来和孙悟空比试的,恰好是孙悟空引以为豪的筋斗云。

菩提说了这么一番话。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下山,肯定要闯祸,但是不管你怎么闯,都不要说是我的徒弟?
好家伙,孙悟空果然闯祸了。
第一:把定海神珍铁拿了,还抢了四海龙王一套披挂。
第二:大闹地府,不仅改了生死簿,还大杀四方。
这个时候,有一个细节。

此刻的地府名叫“幽冥界”,而上期讲到李世民地府还魂去的是“阴曹地府鬼门关”。
当然,至于这个转变,我们暂且不提。
我们跳过中间剧情,直接到孙悟空打上通明殿里,凌霄殿外,玉帝下诏请如来上天除魔。
这里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电视剧里玉帝吓得躲到椅子上,还有请如来。
事实上,原著是下诏,如来是奉旨。
看图:

其实,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玉帝是个废人,没有什么法力。这里我打个比方,特朗普打得过穷凶极恶的罪犯吗?
西游记不是武侠小说,不是谁拳头大谁就是老大,和现实一样,不是吗?

且看这句话,如来又怎么会语重心长的跟猴子说这么一番话?
“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广大智慧是佛的智。真如性海是佛的境界。广大智慧、真如性海我们本来具足。《圆觉经》中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所以,这是一个寺庙,而不是道观。

你觉得认同我说的如来就是菩提的观点吗?

如来偏偏跟他赌斗筋斗云,你说,如果如来就是菩提,毕竟是菩提传授的筋斗云,就很合理,当然,肯定有人反驳。
那么,大闹天宫在西游记这个故事里起什么作用?
我可以告诉你,至关重要。
为什么?
如来要传经,首先是多方关系要打点,第一则是确立自己的地位,第二是人脉。
镇压孙悟空后,玉帝开了个宴会。
平时都会由玉帝起名,比如什么蟠桃、瑶池盛会。这次玉帝让如来取名。

其实,不同职位的人说“好一个安天大会”语气是不同的,有恭维,也有嗤笑,就像帝王让诸侯平叛,下面官员吹捧和讥笑,谁能说的清?
总之,如来的目的达到了。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普天大神被打的手忙脚乱,让他平定叛乱就可以看出。
这不,许多大仙纷纷送上礼物。


那么大闹天宫最终受益人是谁?
如来。
安天大会后,确立了如来的地位,可以说地府是真的寒心了,毕竟被欺负了,天庭还拿不出一个说法。
倒戈了。
从“幽冥界”变成为“阴曹地府鬼门关”就可见一斑。
所以说,如果没有孙悟空大闹天宫,就不可能有李世民地府还魂,更不会有什么水陆法会,取经就不能成立。
这,就是小说的起因。
当然,大部分人没看过原著,不会去整理这里面的关系,甚至看了电视剧,被误导,觉得西游记破洞百出,比方说孙悟空闹天宫所向披靡,为什么打妖怪却节节败退?
诚然,西游记曾经在明清作为禁书,是有他的道理的。如果你将其当作取经打妖怪的书,只能说,你看的是童话版西游记。
老吴想借神魔小说批判什么,似乎不用我多说。
所以,你真的看懂西游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