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孙策“开封府辖下各县,接连呈报幼童失踪案件,学生初步研判,不能排除是拐卖幼童的犯罪行为。”
看过这十数张的呈报公文后,包拯气怒不已,一掌拍在桌子上,脸上神情更显愤怒之意。
包拯“可恶!谁家儿女不是父母掌中之宝,心头之肉,为了不义之财,害得他人家破人散,骨肉分离,这些拐卖幼童的歹徒,简直是泯灭人性,丧尽天良。公孙先生。”
公孙策“大人。”
包拯“立刻行文开封府辖下一十七县,详查所有幼童失踪的案件,尽速将案发细节据实上报。”
公孙策“学生遵命。”
包拯“我们必须尽快将一干歹徒绳之以法,否则只怕会有更多无辜的家庭受害。”
开封府辖下发生多起幼童失踪案件,因为一直难以侦破,便承包给开封府,此案一出就引起了包拯的特别重视,开封府上上下下也开始忙活了起来。
光是来往开封府辖下各县,负责送达公文的差役都跑出去了十几个。楚倾玥抱着公孙策整理所有失踪幼童的详细信息,发现案件竟然高达一百六十八件之多。
包拯等人推测这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犯罪团伙,并且有成熟的贩卖幼童的渠道,所以才会接连发生这么多起案件。包拯让人比对所有的案发过程和细节,找出其中可疑的共同之处,抽丝剥茧,循线追查。
展昭“像这种只敢对无助幼童下手的无耻败类,根本就不应该让他在世上多活一天。”
艾虎(艾玉荷)“怎么会有这种人,难道他们都没孩子吗?如果是他们自己的孩子被人拐走,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如果被我抓到,就一刀一个要了他们的命。干出这种事来,就该遭到报应。”
楚倾玥(凡间)“一刀结果他们的命,太便宜他们了,像这种可恨之辈,就该公开处以极刑,让全天下之人都知道,人贩子天理难容,就该生不如死。”
楚倾玥对于奸淫妇女,拐卖妇孺这种人渣,一向不能容忍,若遇上不查一个底朝天绝不罢休。那些犯罪者要是被抓住,楚倾玥也是毫不客气的送上一记阴阳生死符,让他们最后的日子活的精彩非凡。
就楚倾玥十三岁时遇到的人贩子,事后被楚倾玥和南宫玉耀联手找出来后,每个人贩子都被种下生死符,然后移送才官府,解救了那些还没有被卖出去的女子。
至于已经被卖出去的女子幼童,幼童到还能被亲人接回去,可女子,多数时候就被家人放弃了,甚至失去女儿媳妇的家庭都不会报案,因为他们认为找回来,也是不干净的女人。而那女子一辈子,也就这样彻底被毁了。
所以楚倾玥十分厌恨这些人贩子,若遇上定不会让他们轻松死亡解脱,必让他们生不如死,也不解心头之恨。
就在这时,张龙赵虎从街上抓回一个闹事斗殴的中年男人,这男人在街上拦截洪通洪大善人的娇子,还企图行凶,被巡街的赵龙赵虎看到,才抓回了府衙。
洪通没有提出告诉,所以只是依法关了一天,结果一天后,离开大牢的雷明又再度找上洪通家门口闹事,然后又被抓了。
楚倾玥和这位洪通接触过多次,很多时候,楚倾玥义诊时,这位洪通大善人都曾出资购买药材,在楚倾玥义诊时免费施药助人,所以两人关系不算陌生。
包拯面对再度被抓回来的雷明十分不解,不明白雷明为何一直咬着洪通不放,最后在包拯和公孙策的劝说下,雷明才讲出了事实。
原来雷明怀疑洪通贩卖小孩,洪通开设的百善堂,就是贩卖小孩的据点。面对这样的指控,楚倾玥很难相信,因为那些孩子楚倾玥也曾接触过一些。
很多时候那些孩子病了,都是洪通派人去请楚倾玥去医治的。楚倾玥见过百善堂对那些孩子的照顾,虽不能说悉心呵护备至,但一应的衣食住宿,都是安排妥当,让孩子们饿不着冻不着。
那些孩子被人收养前,洪通还会派人仔细打听对方家世背景,就怕会不小心葬送了孩子们的未来,而且洪通也从来不收那些收养家庭的钱,也会悉心的办理户籍证明,孩子们的去处都有收养名册。
若这样程序下,洪通是贩卖孩子的人贩子,那他付出的精力财力可比他入账的钱财多出不少,岂不是亏本买卖。而且在官府都留有存底,一查就知道真假,他要真是人贩子,那早就坐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