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饭后,三人歇了歇脚,又在湖州县内随意转了转,等从城郊慢慢走到湖州县城里时,已经到了傍晚。
湖州县城内明显比城郊更为热闹,虽然夜色已经降下,但还未到宵禁之时,所以街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流,路边的小摊小贩以及客栈酒楼也都还在开门做生意。
三人在一家小饭馆坐下,李元芳请客却由着狄仁杰的性子,点了三碗阳春面,被褚璇玑及时叫停,改成两碗阳春面和一碗红豆粥。
讲起这次出巡湖州,李元芳猜测是为了除了整治吏治,也是皇帝想让狄仁杰放松休息一下,而狄仁杰却说这只是其一,还有一半原因是因为朝中许多大成联合上奏,让皇帝传位与太子李显,复李唐神器。
就此事一名御史因此触犯天颜,被皇帝找了个由头处死,杀一儆百,以缄众人之口。可上奏的大臣不少,而且这些大臣中有些人和狄仁杰多少都有点关系。
所以皇帝将狄仁杰外派,一来避免其他大臣找狄仁杰领头上书,破坏了两人君臣之义。二来就是公费旅游去湖州修养,三就是帮忙整顿吏治。
褚璇玑静静听他们说完这些朝政之事,并不发言,但却将朝中的形势记下来。

用过晚餐后,看到湖州县衙正在升堂,狄仁杰三人便也混在人群中,看看这湖州县令如何审案。
只见公堂上,面对一直熬刑不招的罪犯,县令虽然有些气愤,却压着怒气没有大刑逼供,因为罪犯张春不认罪,坚持不承认自己杀人,所以直到最后也没有当堂判刑。
人群中狄仁杰看到了县令的一举一动,虽然在审理案件上不算聪慧,也没有天赋,但单看县令没有逼供的行为,就知道这个县令并不是刚愎自用,喜用重刑的的酷吏,就这一点狄仁杰就比较欣赏这个县令。
次日一早,此案再次审理,罪犯一改昨日的抵死不认,居然当堂认罪了,这不仅让县令大为吃惊,也让人群中听审的狄仁杰三人大为不解。
还好这个湖州县令并没有头脑发昏,当场判刑,而是觉察到不对劲,决定押后重审此案。
狄仁杰(字怀英)“昨天还宁死不认罪,今天却反突然反口,事情不太对啊。”
李元芳“说的就是,昨天无论县令怎么审问,张春都咬死不承认,今日却痛快的承认了罪名。”
褚璇玑(楚倾玥)“还有那个王五,县太爷还没问呢,就直接招认了杀人的事,看那王五也不像是个胆大到敢杀人的人啊,而且还敢大胆承认。”
狄仁杰(字怀英)“两个吴姓的洛阳人,同时被杀死在湖州,此案耐人寻味啊。元芳,你我分开行动,我去张春家里看看有没有新的线索,你去王五家看看。”
褚璇玑(楚倾玥)“那我呢?”
李元芳“你当然是跟着大人,保护大人的安全了。”
褚璇玑(楚倾玥)“好,就这么定了。”

一路打听后找到了小阳村的张春家,他家中就只有一个七八十岁的老母在家里,因为儿子被抓,这位老母亲是担惊受怕,满面忧愁。
狄仁杰假借官府的名义去了现场查看,先是去了挖出尸体后院看了看,然后又去了吴姓客人借宿的房间查看。
在房间的梁上看到一个包袱,褚璇玑取下来交给狄仁杰,打开后里面放着一把菜刀,和两锭足有二十两的大银子。
褚璇玑(楚倾玥)“义父,府衙的官差来了。”
听到外面突然传来声响,褚璇玑立刻出声提醒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你去一旁躲着,无论看到什么,千万别出来。”
褚璇玑(楚倾玥)“好。”
褚璇玑从另一侧的窗户飞了出去,纵身跃上屋顶,然后就看到湖州县令带着捕快衙役,将狄仁杰押走了。为了保证狄仁杰的安全,褚璇玑就一路尾随在衙役身后,最后看着狄仁杰被关入大牢之中。

作者李唐武周的京城在洛阳,但在第一部却把京城按在了长安,所以我这里就直接改成洛阳了,是从京城洛阳来的两名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