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文婷婷,是文家大小姐,如今是民国年代,我家是经商的,名下主要有饭店,餐厅,布庄,粮店……反正我觉得我父亲还是特别厉害的,好多领域多有涉猎……我父亲算是商界的顶尖人物之一吧。
我从小就被定了娃娃亲,对方是督军的独子——沈文亮。听说长得一表人才,学识也很渊博,能拿得起笔,也能扛得起枪。可是我却从未见过他,所以一直对于这门婚事不怎么在乎。毕竟谁会喜欢上一个从未见过,根本就不了解的陌生人呢。
在我16岁的时候,他从美国留学回来了,当时他19岁,他十五岁去的美国,在美国待了四年多。记得那一天他拉着他爹沈督军来到我家,要跟我解除儿时的婚约。
理由是他受西方的文化教育的影响,认为这些早就应该被废除,不应该这样去束缚后代的爱情自由。
但其实真实的原因我后来听说是因为,他留学的时候与另外一位女子相爱了,所以就急着跟我解除婚约,好跟那位女子结婚。后来也听说那位女子也并没有过得很幸福,不过那些都是后来发生的事了。
他这样的行为无疑是狠狠的打了我们家的脸,我父亲和母亲自然是十分生气,即使对方是督军,势力大。但是这件事他们确实做得确实不太厚道,所以也不好多说什么。父亲母亲生气归生气,也还是问了我的意见,毕竟与我的终身大事有关。我自然是无所谓的,反正又不认识,也不了解,所以就跟父亲和母亲说,同意沈家退婚。
督军也十分愧疚,说出什么要补偿的话出来,让父亲直接开条件,他能做到的绝对做到。然而我们虽然是商业世家,但是我们也还是文化人,父亲自然不可能接受,就直接让沈家人回去了。
我爹虽然觉得被退婚会影响到我以后,但是我同意退婚,他自然也就答应了,为我们解除了婚约,我向父亲提出要去英国留学,他同意了。
其实我是看见沈文亮那么坚决要退婚,倡导婚姻自由的说法,所以我也想去国外留个学,学习学习外国文化,见识见识外国风俗,看看到底是不是如他所说,外国大部分都是自由恋爱,然后走进婚姻的殿堂。
至于为什么不和他一样,去美国留学,嗯……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更喜欢英国,想去英国的剑桥河畔看看……
到了英国,确实发现英国人的思想都比较开放和自由,自由恋爱的人随处可见,学校里只不过是更多一点而已……对比起来,自己国家国民的思想还需要更大程度的解放,很多陋习也实在是没有必须存在的必要了。就比如说还倡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英国学习了两年,确实见识也更加广泛了,脑袋里的知识也变得更丰富了。我觉得自己是时候该回国了,还是自己的家乡更让人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