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说姨外婆的小儿子。
按辈份和一些亲戚关系,我们平时称他一声庆伯父。
庆伯父出生时,已是和平年代,后来遇上了大饥荒年代。
家中揭不开锅了,两个儿子挨饿。姨外婆没办法,让小儿子揣着几块干饼子,回来投奔从未见过面的姨娘和舅舅,也就是我的外婆和外舅爷。
庆伯父迈着小短腿,从河南一路南下,跨省找到舅舅家,走了整整十天。
没有路线图,没有通讯,只有大致的方向,只能靠问路。
没有马车,没有牛车。偶尔遇到一个赶车的搭一段顺路车,算是幸运。
有一次在草跺下睡觉,忽然惊醒,发现一只狼盯着他,差点儿吓掉了魂儿。幸好被一个流浪讨饭的给救了。
最后,庆伯父平安找到了舅舅家。
那一年,他七岁。七岁,放在现在很不可思议。
这是第一趟,他在舅舅家借了些粮食回去了。
第二趟,是十二岁的时候,他又用双脚从河南走到了舅舅家。由于来过一趟,就没再需要问路,腿也长了些,只走了七天。
这次来,就投靠了舅舅,没再回去。后来娶妻生子,定居于此。
且不说那个年代的小孩有多么吃苦和早当家。
让我们唏嘘感叹的是:那个年代的人和风气,真的是好啊。
换作现今,一个小孩子,家门口都能被抢被拐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