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雪中战歌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乱世纷争  友谊万岁     

第三十七章 赵衰的决定

雪中战歌

很快,晋前世子赵申公开处决的消息就在整个晋国传开了,时间定于一周以后,地点,京郊!潜伏在附近的赵衰明白,骊姬走了第一条路

她还是决定把消息散播出去,引蛇出洞,既然如此,赵衰决定顺水推舟,他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慎昌酒馆,在那里他见到赵晋之前,赵晋就已经知道了,并从赵晋的脸上的泪,赵衰知道了另一件事,晋王的死终究没有瞒住,赵衰看了一眼在他之前到的周浩和秦青玄。

当然,官方的消息是他大哥为了晋国王位刺杀了他的父亲,可这种借口,尤其又是从骊姬那里传来的消息,谁都不会相信。

但是无论如何,晋王的死是瞒不住了。赵衰小心翼翼的走过去,该来的总是会来:“公子,老王爷的事,节哀!”

“你回来了?”赵晋转头飞快的擦去泪水,红着眼看着赵衰说道。

赵衰道:“是的,公子,本来打算把打探的消息带回来,目前看来,您应该已经知道了。”

韩厥开口道:“那现在准备怎么办?”

“半路劫夺!只能这样了。”赵衰说着,转过头看了看秦青玄,从她摇头来看,赵晋还不知道赵申和骊姬的交易。赵衰松了一口气。

众人商量的结果,最后是大家都同意半路劫夺。不久到了行刑之日,大军押着赵申到达了刑场,一路上,赵晋他们并没有行动,因为他们发现根本无法半路劫囚,骊姬出动了几乎所有的虎贲营。他们一路尾随来到了现场。就在他们准备劫夺赵申之时,骊姬突然转变态度,下令提前动手,押解赵申的将军立刻挥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了赵申,赵申不明所以就人头落地了。在众人万分惊恐,众目睽睽之下死在了行刑现场。所有人都傻了。只有赵衰冷冷的看着这一切。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在此之前,当众人商量定好计策后,在赵衰心里,还有几个问题

一,要确定赵申的确是那一天被押赴刑场

二,要确保囚车上的人的确是赵申

三,要带上骊姬的孩子,哪怕是个陷阱

四,还得想办法让赵申和赵晋决裂

对于赵衰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这个任务压根就是矛盾的,赵晋想救,而赵衰不想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那么怎么做才能既让自己的主子满意(保赵申的性命),又能让他永远不成为赵晋的威胁,最好让他和骊姬同归于尽,赵晋顺利收复晋国,这样才皆大欢喜。这样的结局有么?

答案其实是有的,仔细想想,骊姬的心思其实很明确,赵申的死活她压根不在乎,事实上她更想杀之而后快。她和赵申的那个赌约无非是想挑拨他们两兄弟的矛盾,然后自己渔翁得利将这两兄弟一网打尽。她之所以还肯谈,就是因为她那个刚满月的孩子。

赵衰很清楚,孩子归还的那一刻,就是赵申命丧黄泉之时,那要想让赵申死就变得简单了,把孩子还回去就是。可问题是怎么让赵晋相信这事与自己无关,更重要的是孩子不在自己手里,秦青玄又不是容易忽悠的,她不可能将孩子交出去。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赵晋和秦青玄主动将孩子还回去,这个事看上去其实并不难,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想过将孩子一直扣在手里,可问题是还回去而不是换回去。这才是最麻烦的

因为只有还回去才能让赵申失去他的利用价值,而赵晋是绝不可能同意的。赵晋只会同意交换。只能在秦青玄那里做文章了。

秦青玄其实没有想那么多,她的意图其实很好理解,出于女性的母爱特性,她就是想保护那孩子不受伤害,同时她也觉得这孩子的母亲蛇蝎心肠,孩子跟着她不会得到好的成长。而同时,她又很清楚,这个孩子在关键的时候是可以救赵晋性命的。所以她才把孩子带在身边

说到底,她很纠结。还吧,她怕孩子成长不好,而且赵申立刻就会死。这一点她是明白的

不还吧,骊姬更不会让他们两兄弟好过了。孩子在她手里已经变成一个烫手的山芋,左右为难,而且她改不敢去找赵晋商量,因为那样会暴露骊姬与赵申的交易,伤了她爱人的心。

赵衰决定帮她下这个决心,第一,把孩子还回去。第二,赶在赵晋劫囚之前。当然,还要让她忘记骊姬会杀赵申这件事。

赵衰找到秦青玄,开门见山:“秦姑娘,拿这孩子去做交易你不同意,难道骊姬的这个孩子你打算养一辈子么?”

秦青玄说:“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能让他出危险,也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赵衰笑了笑道:“秦姑娘宅心仁厚,心地善良,赵某十分佩服,但是你想过没有,一个这么孩子,他的父亲已经死了,如果再与自己的母亲常年分离,一辈子不见面,你觉得这个孩子能正常成长么?我还是那句话,难道你想养他一辈子?”

秦青玄皱起眉头,一时无语!

赵衰捕捉到秦青玄片刻的焦虑,立刻再次加温:“与其纠结,不如将这孩子还回去,对你,对他都好!”

“怎么还?拿他去换赵申么?”秦青玄诧异道

赵衰连忙摇头:“不可以,骊姬这个人心狠手辣,再加上公子内心焦虑,这孩子出现在现场会非常危险!”赵衰一句话说到了秦青玄的心缝里

秦青玄回答:“那怎么办?”

赵衰说:“这孩子只能怎么来,怎么去”

什么意思呢?赵衰继续解释,一步一步将秦青玄往他设计的陷阱里面带:“找人偷偷将孩子还回去,然后趁骊姬没反应过来,把赵申救出来!”

这个计策看起来天衣无缝,既把孩子还了回去,又打消了秦青玄的顾虑,还可以让这个孩子继续成为谈判的筹码

但实际上非常危险,因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在交易以前被骊姬就发现孩子已经安全了,那就全完了,赵申非死不可。但是赵衰明显是避重就轻,他看准了秦青玄的侧重点在孩子的安全上,会忽略这一点

果然,他的判断完全正确,秦青玄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所以现在回答行刑的现场,骊姬抢先一步动手杀掉了赵申,说明她已经得到孩子安全返回的消息了。

秦青玄不明白,为什么骊姬的消息来的这么及时,刚刚准备救援的时候,赵申就人头落地了。她更不会明白为什么自己一心一意为了孩子好,却害死了自己爱人的哥哥。但是只要她仔细想一想,为什么最后是赵衰主动去还孩子,她就能明白了

其实答案很简单,这一切都是赵衰的计谋,之所以骊姬会这么及时得到孩子回来的消息,当然是赵衰的功劳。只不过他做的很巧妙,在放回孩子准备撤退的同时,让孩子哭了几声,于是一场意料之内,预谋已久的借刀杀人就完成了。赵衰,你成功了,成功的潜移默化,成功的悄无声息。

整个事件中最受打击的莫过于赵晋,刚刚得知父亲的死询,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哥哥死在面前。当然,他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结果是他最爱的爱人和他最信任的下属合谋下的结局,当然,是以爱为名义。

爱,这个字多么沉重,结局之所以变成这样,他的哥哥之所以死在他面前都是因为爱。多么的讽刺。两个人都是以 为他好为名义让他承受了最大的痛苦。

但这两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秦青玄的爱是值得的,只是她不够聪明,没能发现赵衰的计策。同时也不够相信赵晋,不够相信他能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妥善的处理好一切,所以才被老油条赵衰利用,可笑的是到最后,她都不明白事情的真相,只是为骊姬的狠毒感到愤怒,更加同情赵晋。不过想想,也许这样对她是最好的结局吧。毕竟太聪明的女人往往是不幸的

而赵衰的爱和忠诚可以说是可怕,他一心一意辅佐赵晋,为了赵晋能当上晋王,一直把他公子的亲大哥赵申当做最大的绊脚石,为了能除掉他,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利用赵晋的爱人。

这样的赵衰,作为一个谋士,无可厚非,他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个朋友,他简直差到了极点,他辜负了赵晋的以诚相待,他辜负了赵晋的情与义。在我看来,他的爱与忠诚过于自私,在他决定借刀杀人的那一刻,他忘记了赵晋曾百般交代,反复叮嘱,或者说他不在乎,他根本就不关心赵晋失去亲人后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他只有一个想法,把自己的主子扶上位,哪怕众叛亲离。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

当然,不管怎么说,赵衰成功了。而且由于赵申死在面前,彻底的激怒了赵晋,以往的他畏手畏脚,现如今,已经彻底没有了约束。

在刑场上赵晋失败了,回来以后,立刻与齐国,楚国三国联手,全面进攻晋国,将晋国围的水泄不通。当然,楚国,齐国同意全面出兵自然是赵晋答应了两国的土地要求

战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在三国合力的逼迫下,晋国节节退让,最后攻打到晋的都城,西戎王被迫向西逃跑,赵晋亲率3万骑兵追杀,最后逼得西戎王诱杀了自己的女儿骊姬来保全自己的性命。

骊姬终于死了,死在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手里,也算是罪有应得。

到此为止,六国大战全部结束,赵晋自然成了最大的赢家,不仅成功的复仇,夺回了晋国,成了新的晋王,还和自己的爱人秦青玄终成正果。

楚国,齐国各得到一块属地,也算不枉拼这一场。

至于那个孩子,赵晋已经忘了他的存在了,这是最好的结局。然而这个孩子确实命苦,因为在进攻晋王宫时,赵衰发现骊姬和他父亲只顾自己逃跑,居然都来不及将孩子带走,又留在了宫中,于是他抢在赵晋发现之前带走了他

一切都回到了原点,当赵衰,赵晋,韩厥,魏武重新踏上回晋宫的路时,感慨万千,因为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

只剩下最后的朋友们,还记得这段波澜壮阔,改变所有人命运的经历,而这一切的结束是终点还是起点,取决于各人的心态。

上一章 第三十六章 郦姬的毒计 雪中战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大结局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