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次今天起了一个大早,先饱饱的吃了个早餐。(什么?早上吃太饱对身体不好?小孩长身体没营养,那才不好呢。)
肉苁蓉要到下个月才有消息,无事可做的宁次,只能先尝试学习入定,这是筑基时,服用筑基丹后,尝试控制体内的药力,扩散到全身需要学会的。
同时也是炼气以及后面几个境界,都要一直用到的。
“真饱啊!以后出门一定要记得带便当,根据师傅的记忆,小时候不能挑食,要好好的长身体,才能更好更快的修炼。”
摸了摸身后背着的便当,宁次抱着一天都不回来的年头出门了。
然后根据家里下人的描述,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周围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林。
“呼!美好的一天从学习入定开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见过便当放在树下面,自己也双腿盘坐着。
而入定分为六个步骤,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数:数息为六妙门之第一步。所谓息,即是一呼一吸之间,叫一息,也叫一念。数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计算其次数。数息的目的在于去除妄想,,心收拢之后,一到心无散乱时就不要数。如果再数,则是头上按头,多此一举。不用数之后即须随息,若强再计数,便是自增妄想;
随:数到了息就不要数,于是进入随的情况。此时即如后世道家所说“心息相一”。心念与气息如同盐与面粉结合成一体。心念仿佛是探照灯,气息如飞机,飞机飞到那里,探照灯就照到那里。此时心息相依.气息一吸即到足,产生轻快之感,不想下坐。但还未到禅定之境。即身上快感升起,对于发大财,做皇帝,男女之欲似乎已不再需求;
止:息灭之后即止,如密宗的宝瓶气。息也灭了,杂念也停了,称之为止。。止通四禅八定与九次第定。定于禅学里为共法,止为定之母,功夫到了止.下去就是四禅、八定与九次第定;
观:即观察妄惑,达观真理。到了止,不修观.则与外道相同。佛法之异于外道者.在于般若慧。慧从起观与修观而得;
还:观之后为还,还,就是回转之意。回转到法身、般若、解脱。法身,乃心念清净的属体。般若,是圆满无瑕的属相。解脱,为千百亿化身的属用。“法身、般若、解脱”三样平等具足,即称之为还。于得失、是非、人我,了无挂碍,如人辱我、欺我,不因此而生气,反生悯慈之心.即渐接近般若解脱,清净法身的境地;
净:还之后为净。此是真正的净土。即如净土宗的唯心净土,清净法身。以上六项,简略说明天台宗的六妙法门。
而不是大众认为的双腿一盘,手势一掐,就开始心神和一,达到天人和一了。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多没有那么简单,需要反复的练习总结,然后改进。
入定也是一样,数、随、止、观、还、净六个步骤只是最基础的,而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这六个步骤,不断的改进,然后变成适合自己的入定方法。
“呼…吸…呼…吸……”
宁次渐渐感到呼吸困难,仿佛溺水之人,逐渐感到乏力,脑袋缺氧。
“呼…呼…怎么会这样?呼…呼…我明明按照师傅传给我的记忆练习的啊?”
修仙哪有那么成功的呢?其实第一步的数,也不是得呼出声来,数只是让你有个概念,需要去数呼吸的次数。
就像医生让失眠的人回去数羊是一个道理,你只要知道你有了这个过程就可以了,难道你还非得大声数出来?
我想你老婆是不会放过你的,当然也有一些强迫症患者,明明已经数到自己睡着了,却又硬生生的给自己两巴掌,醒过来纠结刚才数到哪了?
因为我要数个整数,数到99了,必须得到100,必须是整数,不然都不睡觉了。
老道没选择把这些经验也告诉宁次,其实也是本着考验的意思,想让宁次自己思考,修道本不易,而每个人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很容易就到达炼气阶段,而有的人一辈子也感悟不到气的存在。
天赋是一方面的,但有时候脑子也是很重要的,此路不通,我们就不能换条路吗?
老话说得好,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只有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才能在修道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而宁次也不是什么愚蠢的人,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总结,慢慢尝试以自己平时的呼吸节奏、深浅,渐渐过了数这一道槛。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一定的经验,后面便可以以一举三,大胆尝试,虽然到了正午,还没能入定,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差之不远已。
“咕咕…”
大概下午一点多,宁次的肚子反抗了起来,招来了咕咕鸟的叫声。
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宁次打开了自己的便当。
“我要开动……了!”
宁次的语气低落了下来,以前都是父亲陪着他一起吃的,现在一下自己一个人突然觉得自己心里空落落的。
“以后也要……自己一个人了吗?”
微风吹过宁次的眼角,带走了一滴滴晶莹的泪水。
“沙沙沙…”
寂静的森林如同此刻的宁次一般,只有树叶的沙沙声,伴随着宁次,仿佛在提醒着宁次。
不要悲伤,还有我们陪着你呢!
宁次双目微睁静坐不动,任由眼泪顺着眼角,流过脸颊在汇聚在一起,滴落在寿司上。
……
此刻宁次的心是如此的贴近自然,仿佛他成了一棵棵树,一颗颗小草,一朵朵小花……
与自然相融在了一起,尝试了一早上的入定竟然在此刻成功了。
入定讲究的是空无杂念,忘却一切烦恼,达到唯我唯一,而一心思念父亲的宁次,又如何不是如此呢?
一心思念父亲,心无旁骛,正是阴差阳错的达到了身心合一,只要宁次记住这种感觉,那下一次就能很快的入定。
良久
宁次缓缓睁开双眼,看向蔚蓝色的天空。
“父亲,我一定会复活您的!不管过程有多艰难!”
大口大口的吃起了便当,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父亲就在自己的身边。
“父亲大人……”
……
子欲养而亲不待,请珍惜身边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