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安与方以临的相爱相杀就不一一叙述了,方以临看到苍老了好多的方行简回来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方行简志得意满回家去,满腹心酸归校来。方行简和方以临费尽了心思,才与穆安退了婚,怎料才归家几日,家里就又给方行简重新定了一门亲事。也不知方母是怎么想的?
穆安见了方行简的脸后,实在不忍心糟蹋了那张盛世美颜。将适合方行简肤质的膏脂香泽都找出来给方行简,并让与他同住一屋的方以临每天监督,期望能早日恢复那张盛世美颜的脸。
时光飞逝,穆安正式成为了东京女校的一年级生,方行简的脸也恢复了个七七八八。经历了家中寡母重大打击的方行简周身多了几分阴郁的气质,就像是月光被乌云遮盖,这个如同月光一样温柔的青年身上的光消散了,他变得越来越颓废,他把心中郁愤结合实事,把文字化为刀剑,以期望救救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国家。他的眼底深处终日燃着愤怒的火焰,随着戊戌变法失败,先辈们纷纷奔退各国寻找能够救国的良策。种花何时才能不再割地赔款?何时才能够真正地站起来?
1900年,也就是穆安在东京女校的第三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开启了了侵华战争,清廷战败,1901年7月25日清廷与侵入的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1902年,穆安大学毕业,比她小了三岁的灵魂伴侣方以临研究生二年级。次年三月在父母的见证下成婚,这一年穆安23岁,方行简20岁。他们怀揣着梦想继续在国外求学,希望学成回国后能够为祖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建设出他们梦想中的祖国。希望能够战胜西方列强,让种花家能够真正地站起来。
1905年,26岁的穆安研究生毕业,23岁的方以临就读于早大博士研究生二年级。同年8月,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8月20日,孙中山先生在脚盆国东京成立同盟会,9月2日,清廷废除科举制度。
同年十月,方母已死相逼已经26岁的方行简回国完婚,穆安和方以临一同回国参加婚礼。婚后的方行简与妻子宋香兰三观不合,经常与宋香兰冷战。
宋香兰19岁考入教会女子学校半年后与方行简订婚,一月后听从家人安排从教会学校退学等待完婚。在家苦等未婚夫6年半,6年的风言风语让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阴郁偏执。与丈夫方行简完婚后被丈夫不喜,方行简离家求学,她在家伺候寡居在家的婆婆。
1906年8月,方以临博士毕业,带着怀孕七个月的妻子回国,三个月后担任《东方杂志》同人编辑。
正巧穆安在11月下旬生下了与方以临爱情的结晶。一个白嫩可爱的男孩子,方以临取名为伯禹。
————————————————————
作者伯禹取自《楚辞·天问》
作者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作者《东方杂志》创办于1904年,男女主都是虚构的,《东方杂志》没有方以临这号人。
作者方家兄弟名字出自《论语》
作者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作者方行简,方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