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不语,心里却是隐隐有些动摇。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这样做也并无过失。
不过就是过于偏颇了些。
可作为一个君王,江山社稷便是最最要紧的事情。
怎能因为一己私欲,就残害并无过失的人呢?
丞相的脸色变了又变,终是没再开口说些什么。
…
日子过得快,不过眨眼的功夫,便已然到了老皇帝的寿辰。
他自然是病入膏肓,就是说他面色苍白,都算是夸他了。
寿辰办得很热闹,好歹也算是给了这位铁骨铮铮的君王一个体面。
宋濯言也是很自然地顶着周韫玉的名头行事,朝堂之上,那脸拉得跟个驴似的。
当然,除却安顿好一些事宜,宋濯言也又特意找了好几位文官,拟了和亲文书。
其言语之真切,使得文官们见之落泪,反倒是他们的夫人们,气得能蹿个二里地。
好家伙,当初给她们写情书的时候,都没这么殷勤,如今整这么个死出?!!
文官们:你们倒是给我们银子啊!!!
作为一国之主,地位好歹也是有的,不过是三日的时间,文书便传到了明德帝的手上。
明德帝正批着奏折,皇后则是坐在一旁,认认真真地读着。
皇后“吾曾有幸见过公主一面,她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皇后顿了顿,又抿了口茶润润嗓子,继续道。
皇后“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待到她读罢了一整文书,只觉着口干舌燥,并由衷地佩服宁国人睁眼说瞎话的本事。
且不说那小皇帝有没有真的见过苏润卿,光是这六百有九个字里,有六百零五个字是来夸她的……
属实是拍的一手好马屁啊!
皇后娘娘嗓音柔柔,但赞美之词过多,听得明德帝也实在是懵逼。
到最后,才堪堪明白过来:
嚯!这整篇文书,就最后四字是目的---特求和亲。
明德帝听了一通,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好违心地笑笑,道。
皇帝“这宁国以文建国,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皇后敷衍地勾唇一笑,随即领了丫鬟出了勤政殿。
直到走出去好远,临到了自己的殿前,才怒气冲冲地开口道。
皇后“什么鬼东西?”
皇后“哪家奏折写的像他一般花里胡哨的?”
旁边的大宫女在殿内听了整篇文书,嘴角抽抽的,好像是能上天似的。
见自家娘娘气急,便也顺势骂了下去。
濯秋“真不是个东西!让陛下如此辛劳批奏折!”
闻言,向来温婉贤淑的皇后娘娘更炸了!
皇后“他怎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
皇后“是我!!读了那么久!!全是废话!”
皇后“气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