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事古来已有,追根溯源,自项盗秦后,历时多朝多代,天下无不发之冢,世间朝代更替,穴地掘冢之辈多如牛毛,按其动机、手法、宗系区分,不外乎于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四大门派。
摸金校尉乃中国古代四大盗墓门派之一,摸金校尉最早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所立,当时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两大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补贴军用。摸金校尉盗取陵墓主要依靠观风水、辨星象来掘墓,他们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之术,以《易经》为宗旨,来定位古墓的穴位,是不以外力,而以风水、星象等秘术来倒斗取财。
发丘中郎将最早为三国曹操所设,专门发掘坟墓盗取财物以充军饷,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曾仿效曹操设立发丘中郎将一职,由建安王休仁担任。其实发丘中郎将实际上与摸金校尉并无太大区分,其盗墓手法与摸金校尉几乎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每一个发丘天官都有一枚正统的"发丘天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所谓是“摸金有符,发丘有印,搬山有术,卸岭有甲”。后来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并称为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有一向绝技叫做“双指探洞”,右手食指和中指奇长,灵敏无比,这一双手指,稳如泰山,力量极大,需要时可伸入细小处探查内情,也可以轻易破解墓穴中的细小机关,而要练成这么一手绝活,非得从小练起不可,其过程必然是苦不堪言。
搬山道人一支,始于西域孔雀河双黑山流域,其辈皆同宗同族。搬山采取的是喇叭式掘丘,平日多扮游道方士行走天下,不与外人往来相通,特立独行,能人异士辈出,盗遍世之大藏。有不知其意欲何为者,谓其:“搬山道人发古墓者,以求不死仙药也。”搬山者善独门“搬山分甲术”,此术可细分为“搬山填海术”并“分山掘子甲”两门,合称“搬山之术”,历来密不外传。其辈寻藏盗墓,无不以“搬山异术”为行事之根本,搬山术虽属异类方术,然其中所涵盖诸般方技、法门、诀语等秘术。
卸岭一门不懂风水、星象、天干地支等盗墓秘术,是以外力破坏古墓从而进行盗墓取财。卸岭之徒众多,始自汉末农民军盗发帝陵,众力取利,分赃聚义,人数少则成百、多可千数。平日分散,各自为匪为盗或为官军,盗墓者中半官半匪者皆属此辈,彼此间有消息相通,中有盗魁,一呼百应,逢古墓巨冢,则聚众以图之。其行事不计后果,大铲大锄、牛牵马拽、药石土炮,无所不用其极,其辈所盗发之冢,即便斩山做廊、穿石为藏、土坚如铁、墓墙铜灌金箍,亦皆以外力破之。
发丘、摸金、搬山、卸岭,便囊括了世上以“风水、方术、外力”来盗墓的这三大体系,简言之可作“理、技、物”,也完全涵盖了盗墓之辈“济世、寻药、求财”这三种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