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
依稀
依旧稀疏
依莎依稀的记忆从前的你 背靠着背听海的声音 夕阳和海面都太清晰 我就在这里找到了你 那天的日记天飘着雨 我躲进眼泪你在那里 夕阳和海面依然清晰 还是在这里我丢了你 我把对你的思念写在海角上 寄给那年七号的雨季 有些爱不怕时间太漫长 已经生长在心里 我把对你的思念写在海角上 寄给那年七号的雨季 有一些等待不能太漫长 已经枯萎在心底
一个女生手里捧着一本日记
依莎妹妹,可否和姐姐解释一下这段诗歌?
依稀哎呀,姐姐
依稀一把把日记抢回手里
但是
伊莎依旧把日记抢回来
看到的是
题目:依稀的记忆,从前的你……
内容
七岁之前的记忆是零散的,七岁以后的记忆是完整的,可是完整的又有点悲哀。
七岁以前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可是大部分时间是和奶奶在一起的片段。我是由奶奶带大的,我也是奶奶的安慰,不管是去哪儿,奶奶都不忘带着我,而且有什么好吃的也是全留给我,奶奶的晚年是孤独的,我没见过爷爷,听说在爸爸还没有成人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那个年代的封建也就禁锢了奶奶的思想,奶奶一辈子也就为了那个所谓的“贞洁”,一个人孤单的从年轻一直走到了晚年,没有人能体会到她的悲哀与无助。
我的出生或许给奶奶晚年孤独生活增添了一缕阳光。晚上给她暖脚的不止是那一只陪伴着奶奶多年的老黄猫,陪着奶奶出去散步的也不在只是她那支龙头拐杖,每次看到奶奶用她那爱怜的眼神看着我时,我都会冲她会心一笑。
七岁之后,老妈就不让我和奶奶一起睡了,因为老妈认为奶奶老是喜欢用一些气味很大的药水之类的来搽身,怕我以后也会因此皮肤过敏,奶奶那时是和妈妈大闹了一场的,或许她认为妈妈夺走了她惟一的支柱,以前的我没觉得,现在偶尔想起,终于读懂了她那时无助的眼神的意义:又只剩她一个人了。终于在妈妈的强制要求下我不再和奶奶一起挤着被窝儿了,也是因为我也该上学了。
上学以后,就只剩下在学校的记忆了,中途也经历了奶奶的病重直到逝世,那时我经历第一个亲人离世。奶奶从发病到离世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应该说奶奶不至于特别痛苦,病痛折磨她不是很久。那是在我初二的那一年,也就是我十四岁的时候,因为是住校,所以一星期只能回家一次。记得在寒假前的一个月的时候,有一次我在返校之前,还看到奶奶好好的,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身体一向都比较强健,而且邻里邻居都一直说奶奶这么矫健肯定能活到一百岁,而我也就天真的以为死亡永远都和健康的奶奶扯不上任何关系,可是我错了,当我那次走后又一次回家时,只是记得我刚一到家,看到奶奶的姊妹都在我家,突然间我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平时除了奶奶生日时,她们才会都在场。我还没来得及问好,就被爸爸拉到身边说着:去看看奶奶,奶奶不行了,她那么疼你!我怔了一下,脑袋里一片空白,怎么可能,我飞奔到奶奶床前,那一幕把我吓坏了!爷爷的妹妹照顾着奶奶,姑奶奶对奶奶说我回来了时,奶奶挣扎着坐起来,说着:我稀儿回来啦,我让你给我买的东西你买回了没有啊?当时我看到奶奶的脸,吓得往后退了好几步,那是一张怎样的脸啊!眼睛红肿、脸也是肿的,只剩下那张早已干瘪的嘴巴一张一翕,对我说着我不懂的话,我不敢相信,奶奶那双干枯的手掌向前伸着,想抓住我,可是我没有给她机会,姑奶奶肯定也被我逃避的举动激怒了,忙说奶奶养你这么大,现在成这样了,你就嫌弃了啊?我忙跑了出去,对着爸爸说奶奶怎么了,她说的话我听不懂,爸爸忙说你那次走后奶奶就是这样了,医生也没办法,人老了就是这样了。可是我却不愿相信,后来逐渐明白,奶奶问我带了什么东西也是因为脑袋慢慢不清楚了,可能连她自己说什么她都不晓得吧!奶奶终于没能撑过那年冬天,在那年的腊月十八的晚上带着她的不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知道为什么奶奶过世后,我却没有一滴眼泪,在奶奶的葬礼上,我呆呆的看着亲戚们把奶奶的遗体装上灵车,驶往火葬场,而后却是带着一个骨灰盒回来,当亲戚们在骨灰盒前痛哭流涕时,我却显得是如此平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