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章可能会引起部分读者不适
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神灵的产生是有其发展过程的。在人类的早期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视为有神灵主宰,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这些神灵既哺育了人类成长,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人类感激这些神灵,同时也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因而对这众多的神灵顶礼膜拜,求其降福免灾。
造化之良能曰神,造化之隐迹曰鬼。封禅,指的是祭天祭地,君主向天地汇报自己的工作,而平时我们提到的祭祀的对象则是,自然神和祖先神。《礼记.曲礼》谓:“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也就是说,这种淫祀,不仅不会有福,相反还会遭致祸殃。
万物有灵形成多神崇拜,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周礼·春官》记载,周代最高神职“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注:塔中界也一样有神,鬼,魂
古代民间的祭祀对象分为天神、人鬼和地祇。后来儒教吸收民俗百神,组成像人间官僚系统那样的等级体系。每个神的品级、爵位,一般说来,是由儒者规定的,并载入国家祀典。平素,它们依照规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时,则依品级配享、从祀于天坛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称为“淫祀”。“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
祭祀对象也按等级和分类
其他宗教里的天界神灵主要有天神、日神、月神、星神、雷神、雨神和风云诸神。
地界神灵主要有社神、山神、水神、石神、火神及动植物诸神,它们源于大地,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
人界神灵种类繁多,主要有祖先神、圣贤神,行业神、起居器物神等等,它们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享受了最多的祭品。

注:这是我们当代的等级和分类
而在塔中界的文明中也出现这一种
但在妈祖之后就是接着上文的一撒他们接手
————
而塔中界献祭路的形成和古代献祭,路祭,祭祀都十分相似
但不知道为什么
在塔中界的献祭路还分为四条路
第一条是神祭
第二条是人祭
第三条为诡祭
第四条为恶末
————
字面意思
神祭就是神献祭和祭祀
人祭就是普通人献祭和祭祀
诡祭分为鬼魂祭祀和贤者祭祀
不分献祭
这里面的贤者不是圣贤者
是鬼中之王
一般只有一个
而恶末就是献祭路
从献祭路献祭的人或鬼或神都会失去理智,甚至连灵魂一起献祭
献祭路只能献祭
意思就是,献祭路一旦开启
必须死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