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和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
——钱钟书
关于教育的理念,属钱钟书最深切。
读先生的《围城》,文笔带点讽刺,生活被他描述得“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他的文章写得赞不绝口,偶遇上诉这话即是幸运。以外语和国文第一名考取清华大学的他,有如今这般成就谁还会在意他被录取时数学只考15分。把先生在《谈中国诗》的演讲中说的人生是家居、出门以及回家的过程,作为篇章源头。
今日所提及的便是家。
近日,武夷山的冬天来得特冷,白日还好,一旦到了晚上被武夷学院学子常称的“妖风”渐渐袭来,一阵一阵的刮着,乱了残叶本该飘落的正方向,做着有技术含量的曲线运动——抛物线。
肆无忌惮的风不仅凌乱了发型,也吹凉了脸庞。还好这夜里桥边的明月楼与玫瑰广场下沙泥都已习惯。
能在暖暖的被褥里,盘曲着双腿,敲打着键盘,夹着嗒嗒声,便很完美。
半个月的考试日程,从结课完毕到图书馆爆满甚至自习室没有空位,才发现最紧张气氛又来得一成。还是那样写下励志便签,怀着归家的念想,鼓足了信心复习。终于,一切都结束19年月初中旬。一晚便觉整个学校人去楼空,夜里仿佛能参合热闹的便只有这送外卖的电动车与拉快递的四轮车发出的轰轰隆隆声。一学期又是这样随时间去得悄无声息,既然结束,也是年尾,自然是回家。
回家是幸福的,常回家更觉得幸福。
无意间得知身边的朋友连回来的票都买好了,这是万事做好了准备只差动身。她说在外总是流浪,回家便能无忧,回去过年特幸福。
提到回家总是温暖的。
每当离家在外,母亲常说家里吃的都不用花钱买,家里消费比较低还生活还能暖暖的,父亲常电话中叮嘱冷了就买厚实的衣服穿,外面的天气不比家里的暖和。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外面的物价到底有多贵,并不能感受到外面天气冷暖的程度,他们更想表达的是不在身边吃和穿都要靠自己,在外照顾好自己。很多父母大概都这么想,只要你好,就这么简单。
生活在外的时光如离家的一段旅途,茫茫漠漠地找到安稳的栖地,不忘初心前进,后带着归属感、承载这想念,见一面消去所有的挂虑。
闺蜜月初就从天津飞到广州,帮男朋友打理着公司,做着正经的事。她年里也在打拼着,这可能就是成年时拼搏的,20岁的年纪开始在一线城市能安定也是本事。毕竟是年里,对回家这个问题还是很在意的,暑假都是到广州那边,过年肯定是要团聚。都一样在外,想法总是达成一致。
对于回家这个词,外出的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或许,他们为了生活,距家十万几千里,年尾才能回一次。而近年尾因外出的人太多,买票都得用智行火车票APP抢。不得已买硬座,在烟味弥漫着的118个座位号、一节车厢里熬着睡过每一刻钟,这半睡半醒的,就是二十几个小时。
这时的他们,心中不曾其他,只有家在咫尺的喜悦。
这便年里了,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还是定一张火车票吧。去见那些爱你、念你、想为你分担顾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