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却了注辇联姻一事后,帝旭胸中的恶气终于少了一些。
帝旭心情好不容易转好了,方诸的眉头却皱得更频繁了。
皇帝陛下自从拒绝了跟注辇联姻之后,便三天两头地往他的住处跑,而且来了就不肯走,非得在他这里吃了饭,再让他亲自送回去。
皇帝待自己亲厚,跟自己不见外,本来是好事。但再好的事,也总得有个度不是。
哪有堂堂一国之君天天赖在臣子的府中不肯回宫的道理。这幸好他方诸是个八尺男儿,不然还不得被人骂成祸国妖物。
于是,当帝旭又一次赖在方诸府中不肯离开的时候,方诸被迫跟他摊牌:
方诸陛下,您以后还是少到臣这里来吧,您也知道,朝中对臣有意见的大臣不少,您也不希望他们再在朝堂上参臣吧?
帝旭他们谁敢!谁敢在朕面前说你的坏话,我就罢他的官砍他的头。
方诸听了他这昏君之言,头更加大了几倍:
方诸陛下,这话当我没说,您也没听到。您想来便来吧,臣开门相迎。这样总可以了吧。
帝旭却觉得这样远远不够:
帝旭鉴明,不如这样吧,你搬到宫里去住,朕若是想你了,随时都可以去看你,也不用大张旗鼓地出宫,那些朝臣们也不知道。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方诸连忙摇头,笑话,他一个外臣若是搬到宫里去住,这话好说不好听啊。
方诸陛下,这事万万不可。自古以来,哪有外臣在宫中住的道理。万万使不得。
帝阳却不肯放弃:
帝旭这有何不可。鉴明,你五岁入宫,跟朕一起在宫内长大。如今宫里还保留着咱们当初所住的昭阳宫。这样吧,朕也不再另给你安排住处,你就住在咱们从小长大的昭阳宫。你看这样如何?
一提起昭阳宫,方诸不由得便想起了那些两小无猜无忧无虑的日子,脸上有些向往之情,但还是摇了摇头,
方诸陛下,臣幼时入宫,是作为您的伴读。皇子的伴读,住在宫里,倒也无可厚非。可如今,臣和陛下都已长大成人,您又贵为一国之君。一切都跟当初不一样了啊。
见方诸如此固执,帝旭只好粗暴地命令道:
帝旭方鉴明接旨。
方诸连忙跪下,
帝旭指挥使方鉴明劳苦功高,对大徵劳心劳力,又肩负着保卫朕安危之责,为免路上奔波之苦,特令方指挥使即日起搬入昭阳宫居住。并令其小徒方海市一起搬入昭阳宫中。
帝旭知道方海市是女子,也知晓她一直痴恋着自己的师父,所以要把她放在自己身边时刻盯着才能放心。
方诸却知道,帝旭一直对方海市并不友好,怕他们若经常见面,以方海市的脾气,会惹恼帝旭,闯下大祸,
方诸臣领旨。
方诸说完,却没有站起身。
帝旭鉴明,你还有话要说?
方诸陛下,臣一个人搬到昭阳宫没问题。但海市一直说要去军中历练,臣正准备让她去黄泉关......
一听说方诸要把方海市远远支开,帝旭自然是乐见其成,
帝旭既然如此,朕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