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见完盛懋书,也罚完了盛懋书,就先让李锦州和苏大人先下去了,留下了盛懋书。
盛懋书站在那,也没有开口说话,等着官家开口。官家今年和盛懋书的年纪差不多大,但是比盛懋书年轻五六岁左右,今年也是22岁左右,他现在膝下只有一名公主,别的孩子还没有,前两年早夭了两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去世的时候,他也很伤心,但是没有那么悲痛,因为身为帝王,不可能因为一个孩子而放下所有,但是孩子的母亲是很伤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再次把目光放在他的身上。
官家也就是赵祯还是看着这个在他父皇时期的探花郎,但是他的名气很大,他还专门关注过这个人,要学识有学识,要相貌有相貌,当事打马游行的时候,汴梁城所有待字闺中的姐儿,都上街一睹他的风采,那是何等的耀眼。
但是不会想到现在变成这个样子,盛懋书这个人他很关注,在翰林院以及在文登时期 的表现,那都是很好,把济南府治理的很好,从每年的税收以及每年学子的数量。都可以知道这个人,何等用心。
又因为这次的拐卖事情,把济南府以及通往宥阳和汴梁城的人贩子,打击的措手不及。
“盛爱卿,这次的事情已经揭过去了,你就好好的在任上反省吧,本来我是想在一年之后招你入京,那你在济南再待上四年吧。对朕可有怨言。”赵祯说道。
“没有,官家,擅自离任,就是臣下的错,官家没有打臣已是仁慈,臣自当尽心为陛下分忧。”盛懋书认真的回答官家的问话。
“盛懋书,你认为在你的人生里什么最重要?”赵祯问到。
盛懋书看着赵祯,觉得这个历史上宋朝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内心也是有很多煎熬的,孩子夭折的太多,娶的妻子自己还不喜欢,是大臣们选的。身世又是那么的离奇,能让他感觉的东西太少,小时候离开亲生父母,成年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人还不能有一个好的名分。
中年的时候孩子还一个一个的离他而去,最后是别人继承了大宋的江山。
“微臣的一生中,才走了一小段,对臣最重要的是家人还有大宋,只要国家安定,臣的小家才能和顺的在大宋。臣想国泰民安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小家,臣想臣的妻子和孩子以及父母健健康康,幸福顺遂。”盛懋书看着管家认真的说着每句话,因为盛懋书就是把家人看的很重要。
尤其把徐修竹看的更重,孩子看的重要是因为那是徐修竹生的,不是徐修竹生的不行,他们都说孩子意外没有还可以再生,但是再生的话就不是哪个孩子了。
“盛懋书你很好,朕觉得你很好,你能为了你的小家对大宋这样的大家尽心尽力,也是很为朕分忧。既然这样,那我封你母亲盛老妇人为三品淑人,你觉得怎么样!”官家笑着看着盛懋书。
虽说盛懋书没有一直在他跟前,但是他的政绩足够让他在过一年封三品尚书一职。他很看好盛懋书,既然犯错那就罚他在济南多待上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