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侯爷对朝堂上的局势比较清楚,所以也是把所有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了盛懋书,并且也把其他五部的局势给盛懋书分析了一下。
盛懋书本身就是外放的官员,如今也身在汴梁城的大内,适应也是需要时间的,不过岳父和大舅哥都是武官,明天的时候也要好好的让李锦州给他好好的分析一下朝堂,毕竟里面的一些道道还是得让李锦州帮助他一下。
这是徐侯爷冒出了一句话
“最近不管哪个部都不会在这个时候给官家找麻烦,张贵妃的公主刚刚夭折不长时间,而且这几年官家的孩子没有几个长成人的,都是在小小的年龄夭折了,目前也就是徽柔公主立住了。”
盛懋书听到官家的孩子,要不是岳父提起来,盛懋书就没有想起来官家的孩子这几年总共就那么一个公主,其他的都夭折了。
盛懋书才意识到,官家只比他小了那么五六岁,虽说盛懋书没有纳妾,但是子嗣上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是官家目前快接近而立之年,膝下只有一个公主,早夭的皇子就有两三个。都是不足之症。
“那官家可是寻方法了吗?”盛懋书问到。
看过知否的他知道,官家是没有儿子或者,而是嗣子继位,而且这也是顾廷烨在以后立足的根本,跟对了人。
“现在,官家比较宠张贵妃,其他妃子都是避开锋芒,连皇后娘娘都是这样。其他的妃子也有受孕的机会才是。”徐侯爷说道。
“岳父,这个张贵妃就是四年前盛纶做的那条船的主人,当年没有亲自感谢张贵妃,是岳母进宫感谢,等娘子收拾好家里的事情后,就带着盛纶进宫谢谢张贵妃。”盛懋书说道,盛纶是托了张贵妃回洛阳探亲的船的光,如果张贵妃没有探亲,盛纶可能在江上就死掉了。
盛懋书是打心里想感激张贵妃的,可是知道她以后的结果不是特别的好,就想能不能改变一下,不过这也要慢慢的想,而且是宫里的人,牵扯这皇权以及宫里的争斗。
盛懋书是真的不想牵扯进去,但是张贵妃的确惠及到盛纶了,盛懋书也不能装作不知道,虽然是三弟妹照顾盛纶,捞起来的盛纶,但是那条船的主人是张贵妃啊,这是不能绕过去的人。
勇毅侯府的家宴很好,盛纶和盛纯就开心的不想回家了,因为外祖母能关注自家的母亲,在家里不能吃的甜食在勇毅侯府可以随便的吃。这个认知让两个小家伙,开心的不想走了。
当然不想走的只有哪两个小的,盛绍是要回去的,他还想着父亲后天就会把他的入学办好,本来要在家里私塾上学的,可是庄学究回家守孝去了。
再加上李伯伯想让他去书院里读书,见识更多的老师,开阔已有的思路,和同学交流也是一项学习的方法。
盛懋书看着两个不想走的小家伙,突然觉得是不是在甜食上管的太严了,但是这些生活上的事情还是娘子来。
徐修竹也觉得,既然两个小的想留下来,就留下下来,明天盛懋书带着盛绍去李锦州家,自己要收拾家里的东西,就让他们好好在勇毅侯府玩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