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懋书和李锦州聊了很长时间,从生活朝廷聊到了生活。
“你什么时候让盛绍去书院读书啊,你是准备着去书院,还是再请一个学究在家里读私塾啊。”李锦州问道,不怪他问的多,因为盛懋书从来不紧张孩子们的学业。
李锦州却不行,因为他认为一日不读书就拉下许多的功课。
再说,要决定才有时间运转。
“我准备让孩子去书院读书,再请一个学究我觉得有点困难,又不是知根知底的人。
我也就是让孩子们体验一下书院的氛围,不能一个人读书,多接触一些别的学生,才能督促学习。
你有哪些书院可以推荐的,这个事情我只能拜托你,我岳父家是武将出生,这些事情他就是想帮忙,也有心无力。”盛懋书认真的说到。
李锦州想了想说到“我家源哥儿就在我父亲托人情的海家私塾。他们家的学生都是海家的人或者亲戚。
海家是清流门第家风正,而且他们家的先生都是海家自己人,教育的孩子很是用心,而且他们家的私塾每年出来的进士也不少。
一些有些地位的人,都差不多去海家的私塾。
如果你想让禄哥儿去的话,让我家老爷子在卖卖人情。
其次是官学,里面的孩子差不多都是豪门子弟出生,学风不怎么好。孩子在里面容易受到欺负,
不过你现在是三品大员,而且还是吏部,我觉得只要不是觉得过的太滋润,就不会有人找你们晦气。
不过我觉得汴梁现在没有人会欺负你家的孩子。”李锦州说到。
“为什么,我的官职又不是很高。”盛懋书连忙说到。
“你家福哥儿丢的时侯后来的事,知道你为孩子做的那些事情。谁也不想触你的眉头。生怕你给他们找出一些事情。”李锦州调侃的说到。
“懋书我还是很佩服你的,因为孩子的事情,不怕圣上怪罪,为了福哥儿,把天下所有的拐卖孩子都努力的找父亲母亲。”李锦州说到。
“这件事有什么可说的,孩子的父母不称职,你家孩子身份能够,我家的估计差点。”盛懋书谦虚的说到。
交谈的时间很快,踏着月光的盛懋书回到了家。
盛绍和李俊源这边聊的也很开心,盛绍知道自己以前在家里读书的缺憾
徐修竹今天是在家休息的好好的,带着谁盛纯把库房和家里所有的东西,让盛纯学习一些初步的管家的东西。
本身徐修竹想等孩子大点,但是现在是能教点就教点,这样盛纯就不不会到时候学的东西太杂,太累,徐修竹怕到时孩子还没提意见,盛懋书就提意见了。
盛懋书对孩子是真的无话可说,唯一的要求就是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
但是女子活在这样的世道,掌握自己的命运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才要学习那么多的东西,那么多嫁妆,这张才能让女孩子在成亲之后过的好,打下的铺垫。
徐修竹觉得每天教点,这样也不会有时间了学不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