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朝的时候,盛懋书感觉自己周围多了许多的探究的眼光,大家的眼光总是看看他 ,又看了别的地方。
盛懋书很是纳闷,自己今天也没有什么事情啊,盛懋书看了看自己上峰,吏部尚书李大人还是像以前一样。
盛懋书觉得这可就怪了。
觉得还是眼不见心不烦,自己闭上眼睛冥想,等着皇上到来。
朝上说了一些,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官家治理的这个时候还是不错的,为百姓着想。
盛懋书是没有什么事情的,吏部是考核百官的地方,但是盛懋书对着这个不是特别擅长,其实他觉得自己可以去户部,也可以去刑部。
这样他就可以根据案件,稍微的修整一下律法。
不过在吏部还是有好处的,这样作奸犯科的官员在他的手底下,是行不通的,不作为的官员也是不行的。
李锦州看着盛懋书,从看见盛懋书的时候,李锦州就大量这个家伙,盛懋书总是能在平静的汴梁城里投下一个小石子。
本来风平浪静的汴梁城因为他昨天的事情,估计让朝中的百官的后院,又是一阵风气。
估计大娘子扎心,孩子们也扎心。
毕竟昨天不是瞎子的都看见了,背着自己的儿子,给自家的娘子买的好吃的。
李锦州想这是人干事啊,昨天他回去的晚点没见到那个场景,但是回去之后,娘子是在他周围来回走了三圈,看见他没给她买东西。
生了一晚上的气,而儿子因为昨天看见盛绍那么大了,盛懋书还能背盛绍。心里稍微有些不平衡。
还质问他是不是他李锦州最喜欢的孩子,虽然李锦州来了一句,最喜欢的孩子是李俊源的妹妹李飞阳。
换来的是李俊源懵逼的表情,说着不理父亲了。
后来李锦州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没想到是盛懋书闹的幺蛾子。
以前盛懋书没回来汴梁城的时候,李锦州觉得自家娘子很满意自己,自从盛懋书回到了汴梁城,有了这么一个对比,自家娘子突然感觉不幸福了。
今天的早朝,大内的大臣们,除了盛懋书还有几个年纪上了岁数的没有什么变化,其他的尤其刚结婚没多长时间的,哪个表情有点让人忍俊不禁。
官家也知道是什么事情了,毕竟汴梁城不算太大,有什么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从盛懋书在济南担任刺史的时候,官家就注意到了这个盛懋书,勇毅侯府的女婿,父皇当年钦点的探花。一个要立志造福一方百姓的人。
的确,盛懋书做到了,他最初的梦想。盛懋书的名字也的确让济南府的人都记住了他。
可还是四年前的事情让他觉得这是一个普通的父亲,而且他对孩子的爱是那么的深。
经历孩子夭折的次数太多的赵祯已经快要麻木了。
每个孩子赵祯都很喜爱,可是看见孩子去世,他心很痛。可是又有什么方法吗?
赵祯其实想问一下盛懋书,如果他在他赵祯这个情况下,盛懋书他是否能坚持住。
一个孩子出事,就差点要了盛懋书的命,盛懋书的弱点很好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但是也没几个人敢碰,除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