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盛家,盛家三兄妹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毕竟已经快四年没有回来了,盛老太太是看见盛绍和盛纶还有盛纯就开始掉起了眼泪,盛老太爷,推了推自己的夫人。
盛家大太太就张罗着把饭菜什么的弄上。
在饭桌上,盛家也没有吃饭不许说话的习惯,大家是一边吃着,一边说话。
“你父亲母亲最近还好吧?”盛家大太太说道。
“大伯母,父亲母亲,很好,父亲现在是吏部尚书,在朝中也是有一定的威望的,这次回来,父亲还让我问问大伯父,其实就是想听一下维大哥哥的意思。维大哥哥在任上,表现的挺好,父亲想问维大哥哥是喜欢在地方上在待上几年还是去汴梁城呆着”盛绍把父亲临走的时候,嘱托的话问出来。
“那我去封信给你大哥哥说一声,也是二弟想着维哥儿,替维哥儿的前程着想。”盛懋礼笑着说。
旁边的老太爷也笑着说“懋书是个有责任的,对家里的孩子是没得说。禄哥儿现在在翰林院,以后的路让你父亲参详参详,你成亲的时候,我和你伯父他们是都要去的。”
“嗯嗯,祖父”盛绍笑着回答道。
“吃鱼,你父亲从离开宥阳,每年都会来信要宥阳的鱼,你大伯母知道你们兄妹都喜欢吃这个鱼,专门让人弄得,尝尝好不好吃。”盛老太太笑着让盛绍他们吃鱼。
“祖母,我可喜欢吃鱼了,我觉得我这么聪明,肯定是吃鱼的原因。以后我有了孩子,天天给他吃鱼。”盛纶开玩笑的说道。
但是这句话说着无心,听者留意啊。
盛老太太突然发现,家里三个孩子,就老二喜欢吃鱼,老三可吃可不吃,就老大不喜欢吃鱼,孙子辈里都喜欢吃鱼,这说明什么啊,吃鱼的孩子聪明啊。
如果是盛懋书知道的话,得为宥阳江上鱼哀叹,最近几十年,他们会进入盛家人的嘴里,为他们的聪明才智添砖揭瓦。
“大郎,抽空去宥阳家上看看,往后江上的鱼,我们盛家看看能不能多买点。等有鱼的时候,给我们维哥儿送过去一点,还有琦儿,让他们给孩子多吃点。”盛老太太说道。
“好的”盛懋礼说道。
盛绍祭祖事情,盛懋礼早就找到盛家的族长,算好了日子。盛家的族长是盛家老太爷的堂哥,关系也很近。
本身都是耕读世家,孩子们都有文化,就是中进士的没有几个,族长的孙子现在是秀才,可能三年后就能中个进士了。
盛家族里的人都看着盛绍,这真是盛老太爷家好命啊,自从他家二郎中进士,迎娶高门贵女,他家真的是平步青云啊,接着把盛家老三带了出来,盛维也带了出来。
盛维那真是盛懋书用了新,从汴梁城请来的名师,教导盛维。
别的人不知道,盛家族长是知道,盛懋书在用自己能用的能力好好的教导了盛维。对待侄子也是算是很好的了。
盛家族长看着旁边跟在盛绍的盛纶,突然意识到这个大约十年前的小男孩,还记的他被拐的那短时间。如果没有出现意外,他觉得盛家能出一个阁老,不过现在盛懋书还年轻,以后还有很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