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盛纶殿试的时候,汴梁城那是街道上人很多,应该是文人一局定胜负,主要是殿试给皇上留下好的印象的话,就让皇上记住了你,对以后的官路的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官家记住你了,你做的事情也不会让别人轻易的拿走。
盛家因为盛懋书是穿来的,盛懋书特别相信因果,所以每年都会做好事,修学院,或者义诊,免费赠药。这样累计功德的事情。
盛懋书觉得积累功德就是让孩子们以后能逢凶化吉,老天不会让好人白白的牺牲,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盛纶因为是第三名,在头排,官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自己未来的女婿,官家看这盛纶,觉得盛纶的命是真的好,小时候的逢凶化吉,以及护着自己的女儿这么健康的成长。
昨天看到护卫送上来小姑娘的事情,官家都不知道该不该嫉妒盛纶,瑶儿好喜欢盛纶,也没有让瑶儿伤心,盛纶也是很爱瑶儿。
两个干净的人谈论未来真的有戳中官家的萌点。
官家突然有点期待未来,小姑娘今年虚岁13岁,但是盛纶今年已经19岁了,快二十了,盛纶不成亲的话,影响着后面的盛纯,盛纯已经16岁了。
盛懋书也和官家说过,成亲之后不同房,会养到小姑娘17岁在行礼,也可以等到16岁成亲。
王家那边觉得可以先定亲,小姑娘16岁再成亲,17再行周公之礼。
可是官家觉得小姑娘明显比较喜欢更早的过去。这件事情可以先问问王家小姑娘的意思。毕竟小姑娘从小就有主意。
官家在发楞的时候,盛纶已经快答完题了,官家觉得今年这届的考生,明显比上届的质量差,尤其是长相方面。
这么一看,盛纶的相貌越发的出众,没想到小姑娘遗传了他的特点,喜欢看长的好看的。
殿试进行的时间差不多了,有的已经做完,一直安静的坐着,有的心里素质差的就一直满头大汗,反正是人生百态,所有的情景,官家觉得世家大族的人成功是有原因的。
见过的东西比一些寒门子弟,见到的多,眼界以及一些世家大族的藏书。
官家发现盛懋书从来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因为一些不公平出现心里误差。好像他就是这样的人,不因外物的原因所影响,也是他这样的寒门子弟,入了太原李家的眼,也入了世家各族的眼。
这样的不骄不躁的性格也是他注重的,盛懋书也把他的优点很好的交给了他的孩子,官家也发现,盛懋书是一个为百姓服务的人,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自己在盛家的眼线回来说道,盛懋书从当官就没怎么有钱,有宥阳老家给的吗,还有就是徐修竹自己的铺子赚的。
传来的消息说盛懋书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钱,发的俸禄直接交给夫人,随时有夫人给钱。
官家想到这,就看着盛纶,盛纶身上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确是气质最出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