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是端到他面前的,水是由她亲自汲取于山泉之畔,清凉甘甜。
甚至南糖不辞辛劳,攀上险峻的山峰,只为砍伐一棵珍贵的沉香木,细细雕琢,给他做了一把椅子与书桌。
山寨里的百姓,目睹这一切,眼底皆闪烁着八卦的光芒,他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咱们寨主这是看上萧若风了?”一人轻声问道。
“还用说嘛,俩人那眼神儿,明摆着的事儿。”另一人附和道。
“确实,俩人年纪相当,容貌相配,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第三人感慨万分。
“就是萧先生文弱了一点。”
“哎,这样更好。萧先生那股书卷气,和咱们寨主的英姿飒爽,正好互补,绝配!”
众人笑声连连,满是赞同。
而对于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萧若风心中却是五味杂陈,既感甜蜜,又觉烦恼。
每日醒来,他都要琢磨着如何委婉地劝说南糖,让她不必如此辛劳,她的心意太重,让他心生不忍。
正当他沉浸在这份甜蜜的烦恼中时,一只洁白的信鸽划破长空,振翅飞入他的小屋,带来了来自京城的讯息。
自父母和离的那一刻起,便将南糖与她的妹妹分隔在了天启城的两端,妹妹留在了那个繁华与喧嚣交织的地方,而南糖,则随着母亲踏上了离别的路途,渐行渐远。
这薄薄的一纸,承载的不仅仅是墨迹,更是南糖离开天启后,那段无忧无虑却又刻苦练功的时光。
直到某一天,她妹妹传信给她。
于是,她收拾起行囊,踏上了返回天启的旅程。
然而,世事无常,正如旅途中变幻莫测的天气,南糖的行踪在半路上突然中断。
这半年多来,不仅南糖父亲那边心急如焚找破了头,她母亲也派了很多高手,只为寻找南糖的踪迹。
谁也没想到她竟然在大山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缴了匪窝,当上了寨主。这里,云雾缭绕,仿佛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而在这张纸的下方,还藏着另一张,是那些丢失孩子们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紧紧跟着父母的名字。
萧若风凝视着眼前那份父母名单,每一个名字都仿佛化作了一缕轻烟,缓缓升腾,与他的记忆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张张稚嫩而熟悉的脸庞。
那些脸庞,正是寨子里那几个时常围着他转悠、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纯真的孩子。
他的心,不由自主地柔软下来,为这份意外的重逢而感到一丝欣慰,却又为孩子们的遭遇感到深深的痛惜。
寨子里统共也就二十来个小孩子,这些山匪竟然从天启都拐了几个。
若非这寨子藏于深山,路径曲折难行,水路亦需穿越好多个幽深莫测的溶洞,非经年累月的熟悉难以触及,恐怕这些无辜的孩子在南糖来之前就会落入他人之手,而非有幸被萧若风所遇。
这也应该是江湖上那些高手没想到的地方,所以才一直没找到南糖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