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后,萧瑜一个人生活,有些孤独。后来,他成功把自己活成了个小混混。会打架,会喝酒,会耍无赖,唯一与其他小混混不同的可能就是他没有混混朋友,向来是独来独往。
幸亏,还有阿暖。
萧家与温家只一墙之隔。
萧瑜打架受伤了,温暖会偷偷在半夜三更带着药翻墙去到萧瑜家里,给他上完药,在偷偷翻墙回房间。阿爹阿娘是不允许他夜半出门的,但对于温暖半夜去给萧瑜上药这件事,温家夫妻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孩子们长大了,总归不要管的太多了。更何况,温暖与萧瑜都是好孩子。
萧瑜爱喝酒,最爱的是梨花白,入口细腻绵长,回味无穷。但这酒并不便宜,萧瑜舍不得花钱,也只能每月尝上那么几口。
温暖知道他爱酒,每月总会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上一坛梨花白,再把酒坛换了,在萧瑜外出做工还未回来时,偷偷把酒放到萧瑜家院子里的石桌上。
每每萧瑜回来,海棠树下的石桌上总会铺满落花,那落花里便藏着一坛梨花白。
萧瑜知道是他,但从不说破。
这一坛酒,萧瑜会留着,慢慢喝。
萧瑜给镇上的药房做长工,他主要负责的是药材的进货。因着他小混混的名声,药商大多不敢招惹他,给他的药材自然也不会是下等货。药房掌柜就是看上了这一点,才在萧瑜去到他家药房找工做时,欢欢喜喜的接待了他。但药房掌柜着实没想到,萧瑜识药材。
其实萧瑜该是会识药材的,毕竟那时候,他与母亲是靠着采山上的药材才能把日子过下去。但因着萧瑜的这些隐藏功能,掌柜的更是喜欢这个少年了。给他的月钱都比其他的长工多,萧瑜也因此攒下了些钱财。
按掌柜的说法:“家中没有长辈,你也快到年岁了,总该自己给自己存些老婆本。”萧瑜只笑笑,不说话,末了,对掌柜道一声谢,拿钱回家。
其实温暖也问过他,问萧瑜自己未来的小嫂嫂会是个怎样的人。问萧瑜喜欢怎样的人。萧瑜只说他喜欢爱笑的人。温暖再问,他就一字也不肯多说了。
萧瑜向来抠门,不管谁管他借钱,他都不借。
当然,也没多少人管他借钱,毕竟,没人敢惹小混混。但这些看着他长大的邻居可就不怕他了,加上他母亲早就逝去,便都想从他手中白捞些好处。
但萧瑜这些年岁可不是白长的,从他手里捞好处,不是易事,久而久之,邻居们也就不敢惹他了。
但是有一个人,萧瑜对他是不能再大方了的。每次拿到月钱,萧瑜第一件事就是去镇东头的猪肉铺子买上好些排骨,再到菜市里买莲藕,然后欢欢喜喜的回家,把食材放进准备好的汤锅里,在灶上起小火煨着,煮两个时辰,等汤熬白了,就可以出锅了。
一锅排骨汤,萧瑜一口舍不得喝。就那么在灶上热着。
等着温暖闻着味道找来,暖暖的喊他一声萧家哥哥,他就欢喜着把汤拿出来,再一脸惋惜地说:“就等着你了,再不来,我可就喝完了。”每当这时候,温暖就笑着拉他手臂:“哥哥这么疼我,怎么舍得不给我留呢。”
是啊,哥哥这么疼你,怎么舍得不给你留呢。
温暖爱芙蓉糕,阿爹阿娘不给她买,怕惯坏了她。但萧瑜从不怕这些,他的阿暖,就该万千宠爱的长大。
萧瑜存的那些钱,无一不是用在了温暖身上。
温暖小时候,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对萧瑜买的小零食,向来来者不拒。后来长大了,知道了钱来之不易,便不再要萧瑜给的小零食了,萧瑜就骗他是药房掌柜给的,温暖向来信他,便就欢欢喜喜的接过。
萧瑜骗他骗得开心。
萧瑜陪着温暖长大,一陪就是八年。
八年,说长也是长的。
但对于萧瑜来说,其实不长。
和阿暖在一起的日子,怎么会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