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柳姨娘送过饭后,阿九就回房间休息了。
直到第二天清早去祖宗祠堂领罚的时候,才从下人嘴里知道了昨夜发生的事。
据说是几年前殉葬老太爷的姨奶奶的排位显灵了,之后老太太与秋嫣单独在祠堂呆了片刻,之后便当众宣布,秋嫣秋家是不会交出去的,但是此事贺家占理,因此想要稳妥解决就必须要请一个中间人去说情。
老太太仔细的思索后,决定请太子出面。
阿九听后,没有多言,只让婢女将笔墨纸砚铺与祠堂一脚的长几上,开始了为期一月的抄写。
巳时,阿九被叫去了父亲的书房。
阿九到的时候,柳姨娘也是带着秋嫣刚到。
秋宜见人都到齐,便说了事情的结果。
老太太出面求到了太子那里,太子又令劈柴处的主事梁翊来做两家的说客。
梁翊给出的说法是,秋嫣不给贺家殉葬,但是得去城外的静云庵里为贺公子守节。
秋嫣没想到只得了这么个结果,心中很是难过。
她先是看向自己身边沉默着的韩氏,之后又看向频频打量她脸色的柳姨娘向两人求助。
柳姨娘原本听后有些哑口,对她来说,就算女儿为贺家守节陪葬,只要秋家同意,她也就是哭一哭为女儿伤心些日子,毕竟她还有这儿子,而且一直都是指着儿子过活的。现下秋嫣求助的眼神看了过来,让她不免心疼不已,但如今这结果她也是能接受的,毕竟女儿不用去死,命是保下了。
她见韩氏没有说话,便如同自我安慰似的说道,“这静云庵也好啊,这静云庵是专门接收为夫守节的女子,嫣儿在里头也不寂寞啊...”
这话说的,连阿九都听不下去,这哪是亲娘会说出来的话。
这不,韩氏一听顿时开口让柳姨娘下去。
待柳姨娘走后,秋嫣便鼓起勇气站出来问道,“父亲,非去不可吗?”
“嫣儿,这是我能求到最好的结果了,总算是保住了你的命。”
秋宜对这个结果虽是不满意,但现下已无其他办法,他如今心里也不好受,毕竟要去守节的是自己的亲闺女。
“可在静云庵的日子,跟死又有何区别!”秋嫣道,“我若是喜欢贺丰,他死了,我情愿为他吃斋念佛,我念着他一辈子,可我都不认识他,我连话都没跟他说过,父亲,我不甘心....”秋嫣越说越激动,的确,这事瘫谁身上都难以接受,面都没见着的人,莫名其妙死了,就要为她守活寡一辈子,古代的制度对女子真的是十分不友好。
“父亲,我从前听人说过静云庵,那里的女子大多不到三十就亡故了,那种吃人的地方,二姐姐不能去。”阿九随即附和道。
“这是现任卫远候,劈柴处校检使亲自拟定的,岂能容的你们甘不甘心能不能去!”
秋宜呵斥完两人后,长叹一口气,再次对秋嫣规劝道,“我和你母亲,但凡能有一点办法,我们能不替你着想吗?我花了那么多心血,才求来这么个结果,你但凡还有点做子女的本分,就不该再为难我和你母亲了!”
就在这时,秋嫣提出了想要入宫的想法,这让一直墨守成规的秋宜十分吃惊。
秋嫣想要借由过几日贵妃娘娘的生辰,为自己做最后一搏。
而且更是信誓旦旦的说,只要母亲愿意带着她一起去,她定能让贵妃赏识。
“二姐姐这想法虽听着有些异想天开,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果真能如愿,一定能走出现在的绝境。”阿九见父亲秋宜与母亲眼神交汇,便知道父亲也是在考虑此事的可行性,于是适时开口。
母亲听后,轻轻拍了拍阿九的手,同样对父亲做出请求,“二爷,你就让嫣儿拼一把吧。”
最后,秋宜还是同意了,自那天之后,秋嫣便把自己关在房中独自赶制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