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何人所写?所写之人何在?如何得来?”
李敬丞“祖传”
要说李敬丞这信口胡诌的毛病啊,可真是没招没招的
李靖“是你祖传的?”
李敬丞“正是”
李靖“想不到你祖上还有那等将才,旷世奇书啊”
李敬丞“将军过誉了”
李靖“祖辈只传下来这一本?”
李敬丞“不止”
李靖“其他的在何处?”
李敬丞“小子家中书斋应有尽有”
李靖听闻瞪大了眼睛,这种旷世奇书不但应有尽有,还是在书斋里?
李靖“这等书籍怎能放置在书斋那种地方?若是被有心之人寻去岂不是会……”
李敬丞“小子家的书斋是分类的,有的是所有人都能买的,有的是官方、也就是只有朝廷能买的”
李靖“听起来你家的书斋倒是很大,家中可是多文人?”
李敬丞“那倒也不是,只有小子一人是个文人”
李靖“你说你是文人?”
李敬丞“大人何意?”
李靖“你倒是更像个武夫”
李敬丞“将军说笑了”
谁家文人能来这军营?谁家文人在战场上大杀四方?谁家文人能对武夫技能了如指掌?
李靖“你说说为何选在此时献书?”
李敬丞“开战之际兵书什么的倒也是用不上,眼下却正是良机”
李靖“果真是江山辈有人才辈出,你说说眼下该用兵书中的何计策?”
李敬丞“小子以为应当是兵书中的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李靖“继续说”
李敬丞“我方士兵穿上敌军的衣服渗入敌军,里应外合、烧粮草、偷袭敌军坏其军旗,确保军旗在大战之时倒地,势必会影响军心”
李靖“你确实有你先祖兵书中的几分谋略”
不出李敬丞的所料,李靖将军看过兵书后应当也是那么想的,不然也不会说出那句话了,眼下双方确实属于僵持的境地,哪一方先打破这种境地哪一方就占了上风,事情正如李敬丞想的那样发展,最新战况他们占了上风,敌军军心涣散加上粮草被烧,明显的士气不如从前,此次大捷更是让唐军士气大涨
程咬金“丞小子此次你又立了大功了”
李敬丞“小子哪敢居功”
程咬金“早早把你收入账下倒是明智之举了你太对我胃口了”
李敬丞“小子也是觉得将军很对胃口”
程咬金“回去后本将军定要为你像陛下请功”
李敬丞“那就多谢将军了,不过应该没有那么快回去,眼下虽然大捷但是他们还有机会翻盘的”
程咬金“怎么说?”
李敬丞“他们一旦得到了粮草就不会如此了”
程咬金“所以眼下应该想办法断了他们粮草”
李敬丞“倒也不必,根据上一战的计谋来个连环计,我们可以利用粮草给她们重重一击”
程咬金要说想不明白吧,他知道粮草是关键,要说想明白了吧,他还没想到如何利用
程咬金“怎么说?”
李敬丞“中途拦截粮草下药”
程咬金“然后我们去送给敌军吃?吃完搞偷袭一举歼灭”
李敬丞“要想办法不知不觉间下药让他们自己人送粮才是,敌军吃着才会安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