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管是不是对照组,人总归是没事的,也不会临了了突然身败名裂,不得善终,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至于高粱,好不好的,都是郑源父女的选择。不过既然是男主,总不会是个道德败坏的心机政治家。
在大胡杨的描述里,这还是个比较感性的人,能一直留在部队,胡杨觉得国家爸爸的眼光还是信得过的。
而且部队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多元化的,在不同的境况里选择最合适的兵和将,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以求用最小的代价最合适的办法令罪人伏诛。
最后用事实选择对的,也唯有实践结果是不会骗人的。
如今的他,和部队之间过了最初的磨合期,又在军校有了更加成熟的理论基础,通过白狼演习挑战自我,拥有清晰正确的自我认知。胡杨走在他身边,能看到一往无前的朝气和希望。
90年代的中国在经济改革开放的刺激下日新月异,很多观念也在时时更新,北京上海等地方的高校更是紧随潮流,这一代人又因为急于证明个性而勇于尝试,胡杨在高校的感受要明显许多,如今的学生可不会谈情色变。
和他们比起来,胡杨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老古董,虽然她并不认为自己有错,但确确实实少了这个年代青少年人的朝气和热情。
顾一野驻扎的这个地方并不繁华,甚至几年过去,小镇和最初并无太大的不同,从心境上来说,胡杨反而能很好的融入其中。
胡杨走在其中,有时候我会有种错觉,似乎这里的时间格外慢悠悠的
胡杨置身于这样熟悉的场景,才发现,在你身边,我很安心,也会觉得踏实
毕竟在她心里,顾一野是她对这个世界构建认知的一部分,也是看着对方日渐俊逸的脸庞,胡杨起了疑心这并非一个全然自由运转的世界。后来,他又是大胡杨寄予她新生的关键因素,可以说,这个男孩是她人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顾一野听到胡杨近似于表白的话语,嘴角的弧度也忍不住扬了起来,因为回到部队日日苦练而晒黑晒粗糙的皮肤也隐隐泛起红晕。认真道
顾一野胡杨同志,组织同意你的申请,愿意成为你独一无二的港湾
胡杨就你贫
胡杨对了,我来会不会耽误你训练的时间啊。我记得你和我说过张飞爱人过来的时候还是托了你接人的
顾一野那次情况不一样,虽然上面没有通知,但即将开战的消息在部队上层不是秘密,可不得使劲儿练,多一分的本事,也就多一份活命的机会
胡杨那我还赶上了好时候,真希望能一直和平下去
顾一野原来牵着胡杨的那只手似郑重地握了一下
顾一野会的
顾一野那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愿望和目标
胡杨我也会努力的
顾一野我们一起
胡杨好
这一刻,胡杨很感谢大胡杨,极致的环境造就极致的人格,而胡家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积极正面的家庭氛围给了胡杨很好的感情补养,让她能一直端正三观,成为更好的人。
毕竟生活里要是尽遇上苦难和恶意,谁能一直坚持着伟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