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台上下来的张云雷,脑袋一片空白,手心里全部是汗,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台上说了些什么,又或是唱了些什么。张云雷意识到想要重新端起相声这碗饭,绝非易事,他在心里暗自下决心,要好好练习相声的基本功,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去面对观众。往后的两年里,张云雷除了吃饭睡觉,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练习上。几个月过去了,马上就是郭老师的专场,郭老师和自家夫人在商量要不要让张云雷给自己助演
郭先生纲子呀,你说要不要给小辫儿安排个商演啥的,这孩子总躲在房间里练习,这也不是个事儿呀
郭先生行,你到时候问问他,我最近不是要开专场了么,到时候他可以来给我助演
-------------------------------我是姐姐和弟弟谈天的分割线------------------------------------------------
郭夫人小辫儿啊,你这没有商演,你不着急嘛?
郭夫人小辫儿啊,你这没有商演,你不着急嘛?
张云雷我着啥急呀,还没到时候呢,该有我的时候,自然就会有我的
郭夫人你姐夫说让你去给助演去,你啥想法呀?
张云雷我不去,我的基本功都不达标,咋去呀,去了也是给爸爸去丢人
郭夫人哎,孩子长大喽,有自己的想法了。行,我就和你姐夫说了嗷,就先不给你安排商演了,你自个儿心里有数就行,我先下去了嗷…
就这样,张云雷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不着急复出,在家踏踏实实的练基本功,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水吊嗓子。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3年,他为数不多的演出可能就是在德云社的开箱和封箱的演出上,这也是郭老师的规定,为的就是不让观众忘记他。就这样张云雷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暗自努力着,他觉得只有努力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样才对得起支持自己的观众,当然还有在网线另一端那个网名叫小鱼干的小姑娘。
这几年何小渔和张三石也没断了联系,他们一直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动态给彼此,相互做对方的树洞。就是一直不知道对方长啥样…他们可以称得上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了。与其说他们是网友,倒不如说他们是奋斗时光的相互扶持的战友。张云雷知道小鱼干16岁就要参加高考了后来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而小鱼干也知道张三石回到了他梦想开始的地方,他要重新去追梦了…
2013年17岁的何小渔已经成为了一名北外大二的学生了。要说为什么何小渔一个理科生最后却选择了文科专业,这就要归功于何妈了。当时报名填志愿,她在理科和文科里徘徊了好久,自己也不偏科,基本上是属于学啥会啥的状态,最后还是鱼妈拍的板决定让何小渔去读小语种的专业,理由也是很简单粗暴-好找工作,赚钱还多。
从决定捧张云雷的那一刻开始,何小渔就充分理解了捧角儿的含义,同时她也做到了就只关注台上的张云雷,而不好奇台下的他。上了大学的她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张云雷的身上,她从网上找到了全部关于张云雷的影像资料,一遍一遍的看。何小渔不单单是看,她还会手写记录一些东西,有好的也有坏的,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真正认识张云雷,然后把这本子亲手交给他。
当然,作为传统相声的爱好者,何小渔有空也会往小园子里跑,只不过她很少能够看到节目单上会出现张云雷三个字。12月月底的时候,德云社放出了2013年壬辰年封箱的演员名单。这一次张云雷的大名终于出现在了演出名单上。
对于德云社的年末封箱演出,所有喜爱相声的人都不会错过,何小渔当然也不会错过,她早早的就买了票,就盼着演出的日子早点到来
这时候的张云雷依旧热衷于折腾他的头发,为了这一次的封箱他整了一个特别杀马特的发型【画外音:呃…有点无法描述】。到了演出的日子,何小渔早早的就来到了北展,排队等着进场。这次何小渔的位置很好,就在第五排,能够佷清楚的看到演员们的动作和容貌。所有演员走完开场,大家一起唱完《发四喜》之后就要开始正式的演出了
这封箱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张云雷和师兄弟们的群口相声,四个人一上来,何小渔一眼就认出了张云雷,那个头发和大褂颜色相近就是!
何小渔看着台上那抹黄色的身影,在内心暗暗吐槽:这人怎么天天弄这种奇奇怪怪的发型,上次的金毛狮子王还不够嘛?这次更绝,直接来个羊驼的造型,也不知道郭老师会不会被气死,要不是看在他的基本功和唱功都不错的份上我才不会捧这个奇奇怪怪的角儿呢…顺便还偷偷翻了两个白眼。说归说,何小渔还是习惯性地从包里拿出了她的独家相声簿,在本子上写下来对张云雷的评价:台风还算不错,基本功也还扎实,头发是绝对的槽点,还有就是他好像在台上好像有点放不开,不知道是不是说群口的原因,我还是喜欢他和九郎搭档…
就这样何小渔在她的独家小本本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自己对张云雷的评价
封箱演出之后,张云雷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演出了,他又开始了他的相声进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