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小玉琳就跟着小杨玖了。
小杨玖读书,小玉琳就和她一起读;小杨玖练武,小玉琳就和她一起练;小杨玖刺绣时,小玉琳就在旁边看着。
辰文帝也觉着那时的杨玖太过孤单,找个玩伴,到也挺好,所以也没刻意去阻止两人。
再之后,小杨玖就长大了,小玉琳也就长大了。
再之后的之后,就发生了这一系列的事。
现在看来,玉琳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杨玖给的,正因如此,玉琳才死心塌地的跟着杨玖,不管她做什么,玉琳都支持,因为要不是她那时的一个馒头,自己早就死了。
这个故事,又心酸又幸运。
心酸的是黎明百姓的苦,幸运的是玉琳遇见了她要守护一生的人。
而这个人,却要赶她走。
杨玖叹了口气,说:“你真不走?”
玉琳起来,眼神坚定的看着杨玖:“不走。”
虽然她的眼睛中布满了血丝,可语气还是依旧那么铿锵有力。
“不后悔?”
“不后悔!”
现在又是冬天了。
两人沉默了好久。
杨玖唇齿微张:“好……”
那天,玉琳她跟我说,她不走。
当然,我也拗不过她,只能让她留下了。
虽然如此,但不幸的事就像河水一样不间断的接踵而至:先是敌军纵横东西,百姓流离失所;再是大辰军队惨败,辰文帝龙御归天;后是太后心思阴郁,不久,跟着父皇一起走了。
我最爱的人,最爱我的人,都走了。
我们大辰有个规矩,如果皇帝意外驾崩,除了皇后之外,其他妃子都要陪葬。
辰文帝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皇后江氏,一个就是贵妃陈氏了。
陈贵妃,我的母亲,也要走了。
国葬那天,一向对我严格的母妃,竟然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她对不起我,没让我生个好人家。
不,不管是父皇还是母妃,都没有对不起我,相反,是我对不起他们。
我没有去做一个好女儿,父皇走的那天,我该拦着他的,也许这样,母妃能活下来,皇祖母也能活下来,大辰也不至于在这般要紧的时刻丢了皇上……
我自以为聪明了一世,没想到却是如此糊涂。
我真的好想抱住母妃,在她怀里哭个够。
可我不能,因为这是规矩。
杨修哭得厉害,杨驰掩面叹息,无声流了几滴泪,连杨如意都哭天喊地,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并不伤心。
大概是我见过了太多生死离别吧。
于是,我就看着,母妃入了皇陵,再也没出来过……
我突然想到,我父皇出征那天,还有一句话,那句话我记不清了,但意思能差不多说出来:“玖儿啊,你要记住,你是大辰的子女,若是大辰没了,不可以苟活于世,你要照顾好你的弟弟妹妹,照顾好大辰……”
国葬过后,杨玖与左相商量国事。
左相提议,眼下辰文帝龙御归天,应该马上立国君才是,以稳定民心。
杨玖摩挲着手中的笔,陷入了沉思……
敌军还有一个月就要抵达长安城了,朝中并无大将,只能是皇帝亲征,虽说杨修骁勇善战,但太过鲁莽,很容易中敌人圈套;杨驰熟读兵书,也许有破敌之策,可敌军来势汹汹,再加上他不会武,很有可能命丧沙场。
至于杨如意,就更不用说了,她要是上战场,那分明就是去送死。
此时的杨玖真的好恨自己。
为什么,为什么她不是个男儿身?
她要是个男儿身,那这一切的一切,都由她自己一人承担了,自己的家人就不会受苦了。
杨玖叹了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可笑,以前觉得一个人承担这一切不公平,现在却想着把责任往自个儿身上揽。
“公主殿下,您太强求了……”左相站在一旁说。
一个女子担任起这责任,可不容易啊,大不了辰朝江山丢就丢了,他们这些做臣的,不过就是一死!
“我决定了!”杨玖突然站起来,“如果他们死了,大辰就没有希望了,可那个死的人,是我呢?”
杨玖这是要干什么?
“公主,您这是……”左相一脸懵懂。
“我是说,如果死的人是我,那他们应该就可以活下来了。”杨玖又重复了一遍。
“公主,万万不可啊!”左相算是明白了杨玖的意思,一扑通跪下来,“先皇生前最疼爱的就是您,您怎可以这样啊……”
“左相,您听我说,”杨玖耐心解释,“这次是一场恶战,父皇走前嘱咐过我,一定要照顾好杨修他们,我想通了,这场战争,我一定得去,杨修他们一定不能去!”自己不是男儿身,那就伪装成男儿身!
左相听的满眼泪水,不禁感叹:“老臣代天下黎明百姓,谢过卫平公主!”说完,磕了三个响头。
杨玖心里高兴,还好,大辰还有忠臣,玉琳、左相,那些将士们,都是大辰的脊梁。
杨玖笑了笑,披上白绒披风,撑着把伞,在冰天雪地下走了出去。
在死之前,杨玖还想吃一顿团圆饭。
左相急忙走门前,用力眺望,大雪纷飞,与杨玖的白绒披风似乎交融在一起,本来极难发现,左相却觉得,那个人,比日光还耀眼——
赤子之心。
杨玖走到御花园,看着还在练枪的杨修。
正值寒冬,枪却使得有力,每一回都似要划破苍穹,心中仿佛有说不尽的怨恨。
“姐!”杨修见杨玖过来,立马跑到她面前,“姐,你不要太担心了,不过就是群草莽夫子,我一下就解决了。”
杨玖知道,这是自己的弟弟在安慰她。
杨玖伸出手,很缓慢地摸上了他的头。
虽然只是轻轻触碰,但两人谁都没有说话。
杨玖真的是,真的是舍不得他们……
“姐姐,你们干什么呢?”杨如意不知什么时候蹦出来,吓得杨玖连忙把手缩回去。
“姐……”杨如意说,“你别太伤心了。”
杨玖笑了笑,没说什么。
杨如意显然有些尴尬,不过反应倒快:“姐,你放心,咱们大辰强着呢!听那教书的说,大辰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
性格一向刁蛮的杨如意,也会有这么成熟的时候。
也许人总会长大。
杨修用胳膊肘碰了碰她,示意她别说了。
杨如意撅了噘嘴,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杨驰呢?”杨玖突然问。
“哦,我来的时候,他还在朝上与大臣们商量国事呢!”杨如意一啪脑门,才想起自己来要干什么。
什……什么!?
国难当头,那些大臣没准都想着该怎么逃生,杨驰初理朝事,很有可能被他们为难。
杨玖神情有点恍惚,差点一个踉跄摔倒,把杨修和杨如意吓了一跳,不过还好,杨玖算是缓了过来。
一回神,拔腿就赶往朝中。
“依老臣之见,应当与其谈和,以保我大辰江山啊!”
“荒唐!要是那帮乱臣贼子不讲道理,反要取我等性命,还要攻破大辰江山,那该怎么办?依臣看来,倒不如与其决一死战!”
“如今我大辰军队力量不弱,迎敌就相当于以卵击石!”
“那也比做一个亡国臣子来的好!”
朝堂,一群大臣议论纷纷。
杨驰撑着头,闭着眼睛,似乎不想理会他们。
杨驰自幼聪慧,明白其中的利弊,只是大臣们各怀心思,很难一个一个的把握住。
现在才知道,原来父皇以前是多么英明。
“够了!”户部侍郎白芸志大呵一声,“太子殿下,大辰的江山万万不可落入敌手,边塞蛮子暴力无边,要是这江山在他们手上,那天下的百姓就可遭殃了。”
“说得好!”
铿锵有力的声音从大殿外传来,比冬日冷风更能刻骨铭心。
众人朝殿外望去——
只见杨玖径直走来,目光如炬,身上的白绒披风还未摘去,同大殿的金碧辉煌格格不入。
但就是这一白绒,让人无比安心。
杨玖站在大殿中央,看着底下的大臣。
“我大辰,是何比强大,整整六百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次,不过就是一群乱贼,也敢猖狂?”杨玖提高了声气。
“你们当中,有不想死的,我绝不拦你们,你们可以带上值钱物件,带上家人,远走高飞,随便哪里都能去!但我,杨玖,卫平公主,就算死也不会拱手让出我大辰江山!”
这一个一个字,都刻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里,自己生在这个年代,生在这个俗世,万不可弃国家而去,不然,就算活过了一生一世,也不会觉得心安。
就是这个时候,文武百官一齐跪下,不约而同的说出了同一句话,这句话,足以震撼万里之山河。
“臣等愿意与大辰朝共存亡!”
夜深之时,御书房还亮着火光。
杨玖正在借着蜡烛残影,眯起眼看着作战军事图。
一阵稳重的敲门声传来。
“进。”杨玖随口应了一句。
门开了,非常拘谨。
走进来的是江皇后。
按道理说,杨玖还要叫江皇后一声“母后”,但杨玖不乐意,于是两人见面的时间也不多。
杨玖正要行礼,却被江氏一把拉住。
疑惑之时,江氏把门关紧,转身走来坐在了椅子上,过了好一会,江氏才开口说:“玖儿,你过来,本宫有事找你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