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和晴兰一同回来时,就被教习嬷嬷拉着再点一次茶,晴兰只好派白芷,将在樊楼里为明兰另点的软酪和肘子送给明兰,而此时明兰依旧在忙着裱绣的事
丹橘姑娘,你还在给余大姑娘裱绣吗?这要是再不看茶经的话,明日可来不及回孔嬷嬷的话了
盛明兰早就读过了
丹橘我怎么记着姑娘你说你没读过呢
盛明兰那四姐姐五姐姐,哪一个是好相与的,她们都没读过,就我读过,何必呢
小桃我明白了,姑娘每日都是最后一个上课堂,也是守拙吗
盛明兰傻小桃,我那是真起不来
小桃那七姑娘呢,感觉她好像没什么能难倒她,好像什么都会
盛明兰七妹妹原也不是什么都会,只是勤能补拙,为了给大娘子争口气,也为了爹爹不再偏爱偏疼偏听偏信,她是硬逼着自己什么都要会什么都要出色
盛明兰(想起七八岁时候的晴兰,也不是事事比墨兰优秀,那时候的她,只为活得开心畅快,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每日心情开朗,生活淡泊而美好,也喜欢看着四姐姐被爹爹夸,那会比自己被夸还开心,她的品格就像梅花一般,真诚淡雅高洁,干净而通透,可是有一次,那是在她们刚搬来汴京的第一年,学究留了一个晴兰擅长的功课,她熬了一晚上赶出来的,想要送给爹爹看,却被墨兰半路抢走了称是自己做的文章,那是晴兰第一次与墨兰吵架,可是爹爹因对林栖阁的偏爱,信了墨兰的话,以为是晴兰完不成功课,所以来抢墨兰的文章,执意让晴兰向墨兰道歉,晴兰自是不肯,那一次也是爹爹第一次下狠手打晴兰,气头上的爹爹无意中力气也比平时大,那最后一下打偏了,打断了晴兰的手臂,明兰还记得当时和祖母一起给晴兰上药时,晴兰的手上已经血肉模糊了,又正遇上炎热的夏天,手上的伤反反复复总也好不了,以至伤了根基,除了祖母和明兰,没有人知道晴兰的左手直到现在都不能使力,只堪堪拿一些轻的东西,可她自从挨打之后,就再没喊过一次疼,即使是上药时,疼的满身的汗,她也是咬牙忍着,可爹爹却连看都不来看一眼,也是从那之后,晴兰逼着自己事事都要比墨兰出挑,也渐渐改变了爹爹的态度,对晴兰也是越来越疼爱,虽然后来林小娘不甘心墨兰一直被晴兰压着,也派人来偷过晴兰的功课,但都被房妈妈和徐妈妈陆妈妈打发了)
盛明兰(可现在即便爹爹再疼爱晴兰,晴兰对爹爹的态度也一直都是淡淡的,再没有小时候的天真,也不会再指着盛紘的疼爱过日子,她说“自己靠自己,比什么都强”)
小桃姑娘,姑娘
盛明兰啊?
小桃这是二门上,小厮递进来的信
盛明兰小桃,我姨妈要来京了
而这边,孔嬷嬷和祖母聊起了四个姑娘的学习和为人
孔嬷嬷这些小玩意儿,你原先是最会的,你干嘛教一个不教两个
盛家祖母我不爱吃这绵密的,云角松一些,没指望她们嫁高门大户,寻个寻常人家,平平安安的过日子罢了
孔嬷嬷那你反倒把骑马投壶全都教了
盛家祖母那投壶是她们各自的娘教的,我家是个没规矩的门户,我屋里两个,也只有明儿能做得了主,晴儿的我也做不得主,其他的也各有各的妈,我说多了,没得惹人嫌
孔嬷嬷依我看哪,养在谁院子里的,都不如养在你屋子里头的这两个丫头,这明兰呢大智若愚,晴儿呢蕙质兰心
盛家祖母明儿也就是个老实头,这晴儿呢,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又敏感纤细,不过是逼着自己而已
孔嬷嬷您竟是没长眼睛了
盛家祖母来,喝茶喝茶
孔嬷嬷在我看来,你屋子里的六姑娘和七姑娘实则是最厉害的,她们把我说的要紧话都记下来了,录到纸上了,这晴兰不仅录下来了,还在另一张纸上,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经验,我呀,虽教过不少人,可是像她们这样的孩子,还真少见,将来若是有什么前程,别人夸的时候,别忘了说我教得好
盛家祖母她们这是蠢笨的办法,脑子记不得,才录在这纸上,你看她们的两个姐姐,人家就犯不着用这个纸笔,这晴儿还好,事事拔尖出挑,为嫡子争了口气,你夸晴儿就好,可别把这个蠢笨的拉到一起比较,那是云泥之别
孔嬷嬷这怎么能叫蠢呢,说过的话当时就会忘了,只有用心将她记下来才是永远的记得
盛家祖母你看她这笔字,我也是千辛万苦手把手的教了,写出来仍然像小鸡子抓过一般,不如晴儿丫头,那是正正经经的小楷
孔嬷嬷字好不好,关键是字的意思对就行了,别人看不看得清,她们自己看得清就行了嘛
盛家祖母明儿去听你训导,也就是陪太子读书的意思,你满不用花心思在她身上,横竖随她去,多教教晴儿就可以了
孔嬷嬷我说你是老了,心也老了,谁睡着谁醒着了,姐姐都看不出来,还一味的偏心嫡女,那既然这样还把我叫过来,教她们这些花样事,干什么呀,得,我走,我明天就走拎着包袱回乡下去(孔嬷嬷还以为老太太是刻薄庶女之人,生气的就要走)
盛家祖母ai
房妈妈我们老太太不是这个意思
孔嬷嬷我说你们老太太老了,心气小了,这屋子里是做不了主了,养在自己屋子里的两个丫头,还抬一个贬一个,照我说,看不惯不如把她放出去,别看,只教养嫡女就好了,省得每天摆在眼前你心烦
盛家祖母都说你是最聪明的,我看是官家娘娘,太狂纵你们这些家伙了,养你一身娇气,任谁都骂,我屋里,两个都是我从小养大的孩子,我能不心疼,那其他两个呢,一个是嫡出,一个是宠妾,她们就我这么一个老婆子给她们撑着,是,我如今是老神仙,老祖宗,大家都来拜我,可我是上了年纪的人哪,今晚脱了鞋和袜,未审明朝穿不穿,明兰如今在家里头,谨小慎微,你夸她,那两个安能如意啊,你夸她越多越是害她,晴兰呢,被她亲老子寒了心,亲娘身边还有一个从小养大的嫡亲姐姐,也只有在她为正房争气的时候,偶尔看看她,她爹就更别指望了,若不是人前人后有人夸赞,他觉着脸上有光,恐怕都记不得他有这个女儿,可她如今的众人夸赞,是靠她自己一步步的挣来的,那背地里是整夜整夜的睡不安稳,就怕什么事做得不好,惹她亲爹发脾气失了爹娘的疼爱,偏她又是最贴心的,知道我最担心明兰,所以事事护着明兰想着明兰,你说我心气小了,是小了,我是关心则乱关心则忍,不止我忍,就连那两个丫头因我忍了不少事,她们从不给我添一丝丝的麻烦,晴儿这刚放出去招待郡主娘娘,那屋子里的风波可没停止过,明明是嫡出的孩子,老子娘和祖母都在,可偏偏没人能为她出头,只能靠她自己为自己筹谋,我不疼她们,哪个疼她们,你要走,好好好,走走走,快走快走,我当在宫里就不认识你
孔嬷嬷哎呀,我怎么知道你心里有这么多心思啊,素琴哪,你这茶沏得好,我还没喝够呢,没喝够就赶我走,不能够
房妈妈是啊,就等嬷嬷喝我做的茶呢
孔嬷嬷姐姐
白芷姑娘这点茶的功夫是越发的熟练了
盛晴兰这些祖母早就教过了,再不熟练该挨板子了
永嘉郡主你再教教我呗,这教习嬷嬷给我们的是先朝的茶经,先朝的是煮茶,现在的茶是调膏击拂,可这先朝的书说得不清不楚的
盛晴兰好呀,七汤之前先要调膏,量茶受汤,调如融胶。根据碗盏里的茶量注入适量的开水,将茶膏调得有一定的浓度和黏度
永嘉郡主你说慢点,待我把这调膏做完,你再接着说(诗逸边说手上也没闲着)你看是这样吗
盛晴兰对,然后第一次注水要环绕茶盏壁,不让水浸入茶膏。对对对,先搅动茶膏,渐渐增加点击和拂弄,手轻而茶筅用力,手指和手腕一起环绕回旋,茶汤上下透彻,表面就如同点点星辰和皎皎明月,生出明亮鲜明的沫饽,就是这样,(晴兰边说边注意诗逸手中的动作,看她完成得差不多了再接着说)然后第二到六次注水,动作看起来颇为相似,实则全然不同,每一次的注入点、注水量和击拂转动的力道都各有讲究……………第七次加水,重点看茶汤的轻清重浊和汤花的稀稠疏密,适可而止
永嘉郡主(诗逸看着面前的茶盏上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欣喜不已,待汤花呈现出美丽颜色之后,将茶盏置于漆器或同材质茶托之上。)我成功了
盛晴兰诗逸最聪明了,一点就通
永嘉郡主是你教得好,你把刚刚的过程再说一遍,我也要像你一样记下来
盛晴兰好
徐妈妈姑娘,这碧桃看样子是准备动手了,翠锦发现她今日她眼神躲闪,行动遮遮掩掩,但是也没发现别的举动
盛晴兰看样子是林栖阁那边等不及了
永嘉郡主那可不,要我看着那一波波派来盯梢的人,被揍晕后再丢了回来,还不知道是谁的人动的手,早就暴躁如雷了!(而事实上,林小娘看着今早被丢进来的侍女,很是暴躁的把手中的茶杯重重的扣在了地上,可偏偏又奈何不了,焦急中又有点恨铁不成钢,再看到墨兰连点茶都不会,就更生气了,偏又说不赢墨兰,但她以为只要里面的五个人还在,她就还有机会,殊不知一切早在晴兰的控制中)
葳蕤轩里,如兰早趴在桌子边睡着了,哪还顾得上茶呀,王氏见如兰不思进取只知贪睡,恨她不争气,如兰则说没想着高嫁,夫家最好比爹爹官职低,这样她腰杆子硬,刘妈妈一边劝慰说,若她低嫁了,墨兰反而高嫁了,别人可不会觉得她通透,只会觉得是如兰这嫡出的姑娘没出息,还比不过那庶出的贱婢有本事,如兰不福气的指责墨兰除了惺惺做态啥也不会,始终也比不过晴兰,大娘子边说边动手教如兰点茶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