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一天一夜过去了,素问和素云还未从殿内出来,一众皇室宗亲也就等了一天一夜,邕王不干了
万能人物皇后娘娘,距离素云那女使进去已经十二个时辰了,咱们这么干等着也不是办法,要不派人进去看看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这么贸然闯进去,不仅会功亏一篑,还会延误官家病情,这个罪,你我都担待不起
万能人物邕王:可谁知道那俩贱婢在里面干什么,万一官家已经殡天了,她们俩故意拖延时间怎么办?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不是已经派人包围了盛家吗?且这盛家七女还在这,那俩丫头还能一直躲在里面不出来
万能人物邕王:可谁知道她们俩什么时候出来,总不能一直这么干等着吧
(赵策霖因君臣有别,在台下看着皇后身旁的晴兰,不知她是真的无所谓,还是坚信素问素云一定能救醒官家,从昨日开始,就一直是云淡风轻的模样,可他不知道,晴兰只是表面镇定,因为她记得祖母的教诲,“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冷静,不能让人看出你的害怕,不然就是不战而败了”,内心早已七上八下,不堪一击了,晴兰对上赵策霖关心的目光,焦躁不安地心仿佛落到了实处,于是不着痕迹的摇了摇头表示没事)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晴兰,你说呢
盛晴兰素问素云历来谨慎,无把握的事不会轻易开口的,毕竟昨日整个太医院的人都束手无策了,若无胜算,她们只需一句跟着贺老太太年份尚浅,只是学了些皮毛,就可推诿了,又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一件毫无胜算的事呢,现下还是安静等着即可,万不能吵闹扰了官家静养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你倒是个实心眼的孩子,邕王若是累了,大可先行离去,待官家醒了,本宫自会派人通报
等待的时间似乎格外漫长,又过了一日,素问素云见官家病情稳住了,才推门出来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素问,官家怎么样了(皇后娘娘焦急地问)
素问回娘娘,官家的命算是保住了,於血已经排出,接下来只需按方子调养就能慢慢痊愈,娘娘若是不信,可派太医进去诊脉
随后御医院正带着两名太医进去了
万能人物御医院正:回娘娘,官家呼吸均匀,脉搏沉稳有力,於血排出,堵在官家心口的郁结之气也已散开,相信不日便会醒来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太好了,素问素云,赶紧将你们的治疗方法教给御医,也好叫他们也学学
素云素问:是
傍晚时分,围在盛家外面的人才撤了,因为官家已经清醒了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官家(看着官家清醒过来,皇后娘娘不禁老泪纵横)
苗心禾六哥(德妃也是终于松了一口气,只要官家好好的,她可以不拘泥于这些礼节)
岐国公主赵徽柔爹爹,您吓死徽柔了,徽柔不要什么封赠,只要爹爹好好的
官家傻丫头,爹爹不是已经好起来了吗
苗心禾是呀,这次多亏了晴兰身边的素问素云,救醒了六哥
官家什么?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官家有所不知,您这次昏迷,药水不进,整个太医院都束手无策,最后由贺御医做保,让素问素云帮您治疗,她们用药气蒸薰辅以针灸的法子,才将官家从阎王爷手里抢了回来
官家如此说来,朕应该好好感谢那俩女使了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官家不用着急,她们呀被臣妾留在宫里,待您好了才能回去,官家若有什么疑问,也请等恢复精气神以后(几十年夫妻,曹皇后自是明白官家心中的疑虑,一个小官家的女儿,身边却是卧虎藏龙之辈,不得不让人怀疑)
官家虽醒,兖国公主和沂国公主以及一些亲近的宗亲仍不放心,皇后便命人给他们准备了宫殿休息,赵策霖便视机来找晴兰了
盛晴兰楚国公安好
赵策霖七妹妹最近好吗(赵策霖被晴兰那规规矩矩的行礼,刺伤了,为什么即便他们已经赐婚了,她还是这般守礼,语气也不禁失了温度)
盛晴兰劳国公爷挂念,皇后娘娘待晴兰关爱有加
赵策霖若真的关爱有加就不会百般试探,今日荣妃那样警告,也不会坐视不理,甚至是默认了,你自己要多加小心
盛晴兰皇后娘娘有她的身不由己,她十九岁便学会了如何做好皇后的本分,成为天下女子典范,从了体统规矩,当初六姐姐去祖母身边时,祖母也是多加试探,后来不也真心对六姐姐好吗
赵策霖这般任性倒是不像你了
盛晴兰我生性就是任性,楚国公没了解清楚,就敢求官家赐婚,不也是任性而为吗?
赵策霖(听到此,赵策霖才明白,这丫头还在为自己先斩后奏求官家赐婚一事生气呢,搁这儿耍小脾气呢,赵策霖不怒反笑)还生气呢,当日事情紧急,我没得选
盛晴兰(自赐婚以来,祖母和皇后娘娘给自己讲了不少道理和朝中局势,晴兰自是明白他的逼不得已,只是明白是一回事,生气却是另外一回事)
赵策霖(想起官家,忽而又担心起来)官家这两日应该会召见你,你要提前想好对策
盛晴兰为什么?官家的病情不是已经稳住了吗
赵策霖傻丫头,你一个从四品家的女儿,身边的女使却强过整个太医院,能不叫人疑心吗?宫里耳目众多,恐怕此时你救了官家之事,已经传得满汴京皆知,如若应对不当,不仅不是福还会召祸端
盛晴兰救官家的是素问素云,为什么会传成是我救了官家
赵策霖她们与你本就是一体,且此次危难,盛家承担的危险也比她们俩大,自然该是你得这份荣耀,且若是让天下人知道,国朝整个太医院还不如俩女使,皇家的面子也不好看,这是皇后娘娘的明令,所有宗亲也已经默认了
盛晴兰(这一点晴兰倒是没有想到,确实在皇后和宗亲们眼里,皇家的面子比素问素云的荣耀来得更重要,而且她以为等官家病情稳定了,皇后娘娘便会放自己回家了,因为原本皇后娘娘就准备,等沂国公主的事情告一段落,就让自己回家的,却不曾想横生这一段枝节,)多谢国公提醒
翌日官家散朝后,来到坤宁殿,见晴兰在皇后身边伺候,当即便摒退左右,官家身着一袭明黄色龙袍,目光审视眼神锐利地打量着晴兰
官家晴兰,你的女使如何会有这么高超的医术
盛晴兰回官家,臣女因为是早产,所以自幼身子便不好,灾病不断,几次差点活不下来,母亲有管家重担,祖母疼惜臣女,才将臣女接至身边,悉心照料,为求好兆头,祖母给臣女身边伺候的女使起名也多以药材为主,后来才慢慢养好的,而素问素云自幼跟在臣女身边,对大夫的话,从小就耳濡目染,也略懂医学常识,八岁那年,臣女生了一场大病,反反复复治了大半年才好,后来祖母便将素问送至她的手帕交贺庄氏老太太身边潜心钻研医术,又将素云送至贺家老太太的娘家学习医术,她们也是前些日子才回京
官家(官家微眯着眼,半信半疑地问)果真如此吗?你要明白,朕会去查,若有半句虚言……你知道后果的
盛晴兰臣女所言句句属实,臣女八岁那年,齐小公爷和楚国公皆在盛家书塾念书,臣女因生病将近八个月没去书塾之事,他们皆可做证
官家(见晴兰不卑不亢地回答,丝毫不惧怕天威,若不是心里坦荡也不会这般镇定,官家侧了侧身子,对皇后娘娘说道)如此看来,盛紘倒是教养了一个好女儿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官家说的是,晴兰在坤宁殿这一个多月来,也一直恪尽本分,从未有半丝行差踏错,一看便知盛家对儿女是精心教养的,到底是书香世家,她的祖母又是勇毅侯独女,晴兰在她身边长大,这样的出身怎么会差
官家(对晴兰说)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