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三人一起去了太皇太后宫里)外面怎么样了
盛晴兰皇祖母放心,晴儿已经命月七和西风通知下去了,不会让消息传出京城,更不会传至边疆,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我已经去信告知仲清,京里的一切,也好让他能提前防范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那就好,眼下战事吃紧,切不可让朝堂内政扰乱军心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又对冯氏说道)官家既已经派人去查了,想也过不了几日就会有结果,这些日子你就在这慈宁殿里,没人敢擅闯
这桩纵火案,最终查明冯氏是冤枉的,可在沈太后的不依不饶下,冯氏仍被发落至了冷宫,晴兰原以为事情至此就结束了,谁知后面还有牵扯,沈太后在岐王的央求下,竟然纵容他搬到了毓庆殿,那可是太子的宫殿呀,这下朝堂之上立马不平静了,就连一向捧沈太后臭脚的司马光都看不下去了,连连下了十几道劄子,伸斥这种做法,但说到底请神容易送神难,那岐王已经搬进去了,如何肯搬出来,官家虽然不满,但为了表现自己的孝顺和兄友弟恭,只好咬牙忍下,而晴兰才不去理会外面的风波,正忙着给妤妍整理嫁妆呢,虽说宇轩说过,想等自己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后,再迎娶妤妍,但这嫁妆、聘礼和婚礼一应事物都得备齐呀
盛华兰也就你还有心折腾这些
盛晴兰不然怎么办,日子还得过不是
盛明兰就是呀,咱没必要为了不相干的事,搞得自己心烦
盛如兰六妹妹七妹妹,你们都没听见外面都吵翻天了吗
盛晴兰那又怎么样,横竖都是朝堂上的事,左有文臣,右有武将,人人都有十八副九曲玲珑心肠,个个都有十数本劄子,何时与我们后院妇人相干,用得着我们去操心?
盛明兰就是,就算我们愁白了头,有用吗,那外面该怎么吵不还是怎么吵吗,倒不如自己过得舒心些(明兰算是看明白了,这官家自己为了孝顺,对太后娘娘百依百顺,却推臣子们来劝谏,可太后娘娘疼爱岐王,那是恨不得以天下养岐王,官家愿意奉承,别人还能怎么着,难不成那岐王为了颜面还真能搬出毓庆殿呀,说真的那岐王要是要脸面的人,这么多年就不会优居深宫不出外就第了,反正顾廷烨和二哥哥还有王爷都不在京城,这把火烧不到盛家、顾家和王府,东京内从来就不缺话题)
盛华兰也是,近日燕北那里倒是捷报频传,这过不了几个月,王爷和五妹夫就能回来了
赵策霖(燕云行军驻扎地,众位将领严肃地看着地形图)古北关易守难攻,那里有着最高的瞭望哨,一旦我们有所动作,他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以最短的时间通知城内的辽军
顾廷烨(立即明白了赵策霖未尽之意)此战只许进不许退,咱们走到今天,凭的是将士们一鼓作气,若此时宣布撤兵,必致军心不稳,一旦辽军喘过劲儿来,必定大举南攻,咱们后方哪里可以守,介时这十数州岂不又会落入敌军之手,我们这三年的努力就白费了,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也就白死了
赵策霖那也不能让这数万将士白白送命
赵孝瑄父帅,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我们已经打了三年了,辽军节节败退,此战拼的早已不再是武力和战力,而是耐力和意志,若此时我们先退了,那么辽军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必对会一举歼灭我军,以泄这三年来被我军打压的郁结之气
赵孝敏所以哪怕是拼着一命换一命,五命换一命,也要从辽军手中夺回古北关
万能人物可古北关这个地方,相当于活靶子,谁上去都是一个死,根本没法攻(一位将领指着图纸上的一个位置说道)辽军也是把握了这个优势,才守住了古北关,除非我们能毁了那十架万箭齐发的神器,烧了他们的瞭望哨,否则攻破古北关只能是天方夜谭
顾廷烨我去,我趁夜带着七百骑兵突袭,放火烧了他们的大本营
赵策霖不行(赵策霖深知这是有去无回的战争,即便有可能成功,他也不能下这个命令)
赵孝瑄我陪着顾侯一起去
赵孝敏父帅,我们不仅是国朝子民,更是皇室宗亲,收回燕云十六州,成败在此一举,我身为前锋,理应身先士卒,我去
柳斌(赵策霖随从)王爷,若是顾侯能突袭成功,我们三万人,拼尽全力一定可以守三天,撑到援军到来,届时大举北进,那时燕云十六州才算真正收回来了
赵策霖(话已至此,赵策霖沉默了,这个诱惑太大了,可是明知是必打之仗必守之局,可三万对二十万,几乎毫无胜算,他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这三万兵将去送死,他们也有家人)
万能人物王爷,盛大相公带着援军来了
赵策霖盛大相公带着援军?(赵策霖似乎想不通盛长柏一文臣,哪里来的援军,疑惑的眼神看向顾廷烨,见他也是一脸地疑问)
顾廷烨(半信半疑道)去看看
顾廷烨(一群人去了外面,果见盛长柏带着一大队人马前来)长柏,你这是…
盛长柏这两年来,你们冲在前面收回失地,我们这些人在后面善后,知道我军将士伤亡惨重,所以早在去年,我就和几位同僚商议过,从当地征兵,也征得陛下同意,这十数州中有许多百姓,在契丹的压迫下,早就不满了,得知能收回失地,都愿意投军,这五万人也由杨老令公的子孙,悉心调教过,应该可以解你们的燃眉之急
顾廷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样的,这兵来得可真及时
顾廷烨请王爷下令
一众将士听着顾侯的声音,纷纷跪下请战,声浪一阵盖过一阵,赵策霖心知此次绝不能退,再三权衡下,答应顾廷烨回帐篷重新制定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