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兰将送给盛家院里的东西都分派给了女使们,就带着自己为爷爷奶奶精心挑选的礼物去了爷爷奶奶院中,崔老太太看着一路小跑过来的曦兰,虽然开心,但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慢点,今时不同往日,已经是郡主,又是大娘娘的养女,就得稳重些
盛曦兰曦儿知道,所以只在自家院中这样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奶奶是知道曦儿懂事识大体,只是曦儿终究是入了官家的眼,且若真如松儿所说,只怕也入了心了,曦儿及笄后,之所以没急着议亲,一是自己舍不得,二来松儿和长柏排在曦儿筠儿面前的都未成家,所以也就不急着给曦儿议亲,不想命运终究无法逆转)如今你也算是皇家人了,以后一举一动就不止代表着崔盛两家,更代表着皇室的颜面,就不能这般不谨慎了
盛曦兰(不高兴的抿嘴,闷闷的“哦”了一声)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不高兴了?册封郡主这是多大的荣耀,别人想求都求不来呢
盛曦兰曦儿不喜欢,谁想要谁拿去呗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严肃的喝止了)这种话也是能胡说的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看着曦儿垂眸的模样,心下一软,语气也不自觉的放软了)奶奶知道你不喜拘束,可是既已走到了这一步,就不得不顾全大局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太宗皇帝的冀国大长公主那样尊贵,不一样是谨言慎行,不敢行差踏错一步,当年梁家铺子的事,你还记得吧,上位者发自善意的喜欢,都可能为别人带去不可预料的后果
盛曦兰(沮丧的在奶奶身旁坐下,靠入了奶奶怀中)可曦儿不想入宫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你也猜到了
盛曦兰(从袖中掏出刚刚找东西时,发现了一个用红绸布包裹着的匣子,打开才发现是一块暖玉雕刻的鸳鸯同心配,若是她和其他物件一起放着,曦兰还可以说服自己,这只是寻常的贺礼,可是这般慎重的用红绸包裹着,曦兰实在无法再自欺欺人)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看着那枚同心配,也有些诧异,若说刚刚知道七十二个大箱子的时候,还只是猜测,那么这个鸳鸯同心配,则是直接表明了官家的意思,那不仅仅只是贺礼,还是聘礼,终究是逃不过去了吗)曦儿怎么想
盛曦兰这玉佩我不能要,官家没有明确说过让我入宫的话,而是用这种方式试探我的态度,就证明这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傻丫头,官家越是这样,说明他越是在意你,即便你拒绝,他也绝不会轻易放弃的)曦儿长大了,该是自己拿主意了
盛曦兰那…明日入宫觐见,曦儿就将这玉佩还给官家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我给你另挑选了两位女使,最近就让她们伺候你,素芝她们虽贴心,但终究不够稳重,让李嬷嬷再调教些日子
盛曦兰(明白奶奶这是以防万一,虽然抵触,但最终只能垂丧的同意了,或许此刻曦兰也已经意识到了,从今以后,自己的命运再不能由自己掌控了,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崔老太太(秦国夫人)(若是没有这么多礼,崔老太太或许还可以与盛老太太一起进宫去劝劝太后,可这么多礼赏下来,就证明太后也是默许了让曦儿入宫的事,宫里权力最大的两位都想让曦儿入宫,谁又能违抗得了呢)
翌日一早,曦兰早早起床,由奶奶指派的灵芝和乔芝服侍得将郡主服穿戴好,就入宫向太后娘娘请安了
盛曦兰臣女盛曦兰,拜见大娘娘
刘太后平身
此时已经有宫女端着茶进来了,曦兰首先服侍大娘娘漱了口,再亲自为大娘娘奉上茶,整个过程,曦兰都不卑不亢,太后不疾不徐的由曦兰伺候着将茶吃下去
刘太后你是个娴静的好孩子(至少不似皇后那般急躁)
刘太后你两位祖母可还好
盛曦兰祖母们一切都好(说着将祖母和奶奶写的信,呈给了太后)
刘太后(将信件打开看了,原本端肃的面容,慈和了许多)让她们有时间进宫陪吾说说话
盛曦兰是
刘太后吾准备了些点心果子,你带去给官家和皇后请安吧
盛曦兰谢大娘娘(虽说奶奶和祖母叮嘱过,面见太后不必紧张,大娘娘看过信件,必不会为难自己,可到底不熟,面对如今大宋的实际掌权人,曦兰还是忍不住担心,怕一个不留心,就说错了话,如今大娘娘既备下了点心果子,想来自己这第一关算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