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官家心疼烦恼的模样,张茂则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人人都道皇宫富贵,可偏偏清河郡主,从小养在钟鸣鼎食的崔家,任它泼天的富贵,也是动不了心的,且就保护郡主的人报上来的消息,郡主娘娘自己就是赚钱的一把好手,想要什么她都能靠着自己的能力去办到
张茂则(好在此时已经有宫人拿着食盒上来了)官家,这是早朝时,郡主娘娘身边的灵芝送来的,只因官家散朝后,羊杂汤有些凉,臣让人热了再端上来,官家尝尝
赵祯(官家)羊杂汤?
张茂则郡主亲自做的
赵祯(官家)怎么不早说(有些怨怪的看了张茂则一眼,之后看着一桌子吃食,心满意足的吃了起来)
张茂则见官家刚刚还头疼万分,如今这般开心,心里不禁感叹曦兰还真是好本事,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官家的喜怒,别人不知道,他这个官家的贴身宫人,可是很清楚,官家之所以没有立即册封清河郡主为嫔妃,一来是不想勉强郡主,二来也是想借这个空隙为郡主铺路,官家自从拿定了主意要郡主入宫,就不想太委屈了她,于是任何官员的升迁调令,官家都放在了心上,一边继续对着大娘娘恭恭敬敬,一边施行着仁政,一边与盛曦兰有关的,在朝为官的官员,都在不动声色间,凭着他们自身的能力,得到了顶头上司的赏识,升了官,尤其曦兰的几个表兄,原本就是状元及进士出身,有的能调回京任职的,都被官家调回了京,而有些需要历练的,也是明降暗升的出了外地就职
至于盛家人,如今在朝的,也不过三人,一个盛长松,一个盛纮,一个还是士兵的盛长梧,官家就是有心提点,也只一个盛长松有能力,值得提点,盛纮…太谨慎懦弱了些,便是官家有心给他机会,迁他为同级的右谏议大夫,锻炼他的能力,他也不敢参任何人,还是再看看今年参加科考的兄弟,有没有值得提拔的好苗子,若官家记得不错,盛长桉的文章很是不错,也是入了几位官员的眼的
其实不怪官家上心,因冗官的问题,导致大宋多了多少有名无权的官员,因没有机会显示出自己的能力,而在同一官阶里调来调去的官员,多如牛毛,睿智如晏先生,都被贬斥出京,就是盛纮,哪怕有王家和盛老太爷的同年帮忙,也是在同知的位置上,迁了三任,又在通判的位置上迁了两任,才调回京,还有许多进士至今都在九品芝麻小官上熬呢,更有那既没人脉,又没钱打点的,连官阶都没混上,不得不从商的,想要出头,想要在朝中站稳脚跟,没有贵人的扶持,就是做梦呢
但官家也有底线,他愿意为了曦兰提携盛家以及与曦兰有关系的亲戚,但前提条件是他们得有能力,值得他提携,毕竟他做不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也不会让人诟病盛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避免自己盲目提携,将来他们再被人揪住错处,还连累了曦兰
崔老太太看着曦兰带回来的人,便明白了太后娘娘的意思,让曦兰自己安排,曦兰当然不会将她们抬得太高,但也没有急着立即立威,只让灵芝带下去安排,苏嬷嬷虽不满由一个女使来安排自己的工作,但也明白今后的处境,她虽是大娘娘的人,但如今的主子是郡主娘娘
从宝慈宫出来,曦兰就一路无言,苏嬷嬷还没摸准新主子的脾气秉性,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以不变应万变,跟着灵芝下去了,曦兰将苏嬷嬷和杜嬷嬷及两位宫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但现在还不到她拿乔的时候,且她从小就明白怎么御下,自然不会一开始就给苏嬷嬷抬得太高,否则养大了性子,难保不会发生奴大欺主的事,头几日是彼此试探彼此摸索的日子,反正距离下次入宫请安,还有十日的时间,不着急
盛家,墨兰明兰如兰跟着孔嬷嬷学习插花,焚香和点茶,曦兰跟着林尚宫也不轻松,但曦兰也明白与林尚宫交好,毕竟能以尚宫之位致仕的,又岂是等闲之辈,但曦兰也没有刻意讨好,这两个多月来的教学相处,她也是摸清楚了林尚宫的品性
林尚宫(林尚宫看着曦兰如此上进,心里也很是满意,毕竟她在宫里待惯了,闻弦音而知雅意的本事练的炉火纯青,能被大娘娘看重,又是官家的救命恩人,且又被大娘娘收为养女,要知道大娘娘的养女,要么如平宁郡主一般嫁予豪门勋贵,要么进宫成为官家妃嫔,加之这段日子以来,官家经常让张茂则悄悄地给郡主娘娘送东西,林尚宫若还不明白,那她也枉在后宫待了这么多年了,官家女入后宫的不是没有,但眼下她还在观望期,还不到她下注的时候,毕竟,以郡主的家世,哪怕得宠,到正二品嫔,至少也得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