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朝后宫的万众瞩目下,天圣七年三月,福宁殿中,曦兰被诊出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为官家高兴的,就有惊诧的,有羡慕的,自然就有咬牙暗恨的,只是他们想要对曦兰下手的想法,还未萌芽,就被大娘娘的一道懿旨,给扼杀了
大娘娘念及这是官家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她期盼多时的皇长孙,所以一道懿旨,将曦兰接去了宝慈宫安胎,不说宝慈宫是什么地方,就是大娘娘这个历经三朝的人,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对付得了的,大娘娘有心想保什么人,那么任你是神仙,也都无法保证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
毕竟,先帝子嗣凋零,唯有大娘娘抚养的官家,平安诞生并长大成人,后还将反对其干政的宰相寇准,贬斥出京,打击以赵允让马首是瞻的大臣,将自己的儿子扶上了帝位,今又把持朝政多年,试问有谁敢顶风作案,与大娘娘过不去,就是平日与大娘娘一党,吵得不可开交的保皇党,为了皇嗣,也为了宗庙社稷,对大娘娘为盛德妃安胎一事,都是持支持的态度
刘太后你似乎不太愿意来宝慈宫安胎
盛曦兰臣妾不敢
刘太后是不敢,而不是不想
刘太后你自认自己的能力不落于旁人,从万千宠爱的娇娇女,成长为助兄长独立的掌家姑娘,还成立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个东篱,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也从来没想过,待在别人的羽翼下,顺顺当当的过一生
盛曦兰曦兰不敢欺瞒大娘娘,只是,在闺中之时,奶奶就一直教导曦兰,说这世界上,没有谁是谁永远的靠山,世间风雨,终得我自己去面对
刘太后可是入宫之后,你先是待在了福宁殿,如今又来了宝慈宫,虽能平安,但终究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盛曦兰大娘娘明鉴,曦兰并非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宫里的事,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大娘娘和官家,是为了曦兰好,曦兰明白,可后宫,是曦兰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一味躲避,并非长远之法
刘太后(大娘娘赞赏的点头,她果然没看错人)你的思虑也没错,只是如你所说,这后宫,是你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来日方长,还怕没有机会,经受风雨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我不说你也明白
盛曦兰(曦兰明白大娘娘是在提醒自己,经历风雨重要,还是皇子重要,才意识到自己太过狭隘了,是啊,来日方长,她及腹中骨肉未来要经历的风雨,只会多不会少,何必急于这一时呢)是曦兰狭隘粗浅了,曦兰谢大娘娘提点
刘太后你性子要强,可人生在世,需要低头的智慧,只有低过头,才能顺利地躲避风雨,一路披荆斩棘;只有低过头,才会知道,凹凸的人生即是圆满,学会弯曲才不会头破血流;只有低过头,才会了悟舍非常之舍,才能得非常之得;只有低过头,才会相信,唯有保持谦卑,以退为进,才能向上生长!
盛曦兰(曦兰回想起奶奶曾言:“懂得低头,才能出头。适时放低自己,才能海纳百川,人皆举之。面对得失,低头是‘满招损,谦受益’的居安思危;面对困难,低头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深谋远虑;面对对手,低头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能屈能伸;面对家人,低头是‘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的怡情悦性。”与大娘娘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
听懂了大娘娘的提点,和奶奶的话,曦兰便一直安心的待在宝慈宫待产,倒是官家,颇有些尴尬,虽说他与大娘娘的嫌隙消了不少,但即便是重圆的破镜,已经造成的伤害隔阂还是存在,所以要他去宝慈宫看望曦兰,他的心里,还是有些许尴尬
尤其看到大娘娘和曦兰,母慈子孝的画面,令官家有些错愕,也有些自责,自从知道生母另有她人后,他与大娘娘之间,也就越走越远了,加之大娘娘素日的严厉,令他有些怵她,于孝道上,也就渐渐疏忽多了,看着曦兰在大娘娘跟前尽孝,感动于她事事为他周全,又自责他总是孩子气的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