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同。”景琰又仔细看了一遍。
“你看看印章的位置是不是不一样?”
这孩子,还是那么不细心。
经皇太后的提醒,萧景琰才注意到,以往的请安折子上,印章刚好盖住霓凰两个字,而这两份奏章,却只遮住了霓凰两个字的下半部分。
“这能说明什么?有时候高一点,有时候低一点。”
“霓凰常在军中,做事规矩细致,数十年如一日,不信你去比对比对,看看她以前盖的,是不是每次位置都一样,只有这次不同。”
皇上将奏章递给一旁的贴身太监:“多叫点人,仔细核实一遍。”
“明白。”掌事太监一溜烟跑了,皇上皇太后还等着回话呢。
“要我说,肯定是小殊的南楚之行漏了什么破绽,让霓凰起了疑心,所以想用成亲这招逼他出来。”
太后也曾年轻过,女儿家的心思,景琰不懂,她却明白。
“霓凰会用婚姻来儿戏吗?再说,这林毅又凭什么会陪她演这出戏呢?他图什么?”景琰是一万个不想同意这门亲事。
“婚期如此仓促,透着古怪,但我相信霓凰,倘若不是自愿,无人能逼迫于她。”
母子二人讨论了半天,太监也来回报,确如皇太后所料,每本奏章的印记全都一致,分毫不差。
“母后,霓凰会不会被林家胁持了?”
“不可能,你真是关心则乱,霓凰什么身份,林府不敢,再说,那个琅琊阁阁主不也在林府吗?”
“对对对,蔺晨在,小殊肯定也在附近,前不久,小殊来信,让我详查父皇登基前后的一些旧事,难道与滑族有关?”
“看来这林府不简单,景琰,你先让大臣们议一议,拖一拖,我猜小殊知道了霓凰成亲的消息,一定会有对策传来。”
“今日早朝就炸锅了,赞成的反对的都有,我这不就赶紧来找母后拿主意吗?”
这时,宫人来报,宁王景亭在宫门外请旨求见。
“皇兄深居简出,除了年节上入宫请安,见一见他母妃,平时都不大见着他人,这天都黑了,怎么想着这时候进宫见朕?”
“只怕是又想他母妃了,这孩子孝顺,你快去吧,不用陪我用晚膳,见着景亭,告诉他惠太妃一切安好,不用他挂心。”
“是,儿臣告退。”
出了门来,太监跟在皇上身后,轻声细语的问道。
“皇上,是先召见宁王,还是先用晚膳?”
“一起吧,两不耽误,想来他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儿。”
按祖制,成年皇子在宫外有王府,而太妃们仍居住在皇宫内苑,除了年节,生辰,不得随意相见。若有皇子想造反,那就等于先弃了深宫里的亲娘。
想当年自己见母妃也很难,可祖制难违,只有忍着。
皇上召宁王一起用晚膳,对着山珍海味,宁王似乎毫无胃口,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皇上问询,他又支支吾吾道不出什么事儿来,只是频频擦汗。
皇上瞧着,碗里的饭菜也不香了,索性叫人撤走,换了些点心,又屏退了所有侍候的宫女太监。
“三皇兄,有什么话,你现在可以说了吧?”
宁王立马起身,腿脚又不便,朝着皇上就跪了下去,伏地不起。
“皇上恕罪!”
“何事请罪,起来再说。”
萧景琰一惊,赶紧去扶他起来,行这么大的礼,还先行请罪,这是遇到什么大事儿了?
宁王的身子微微颤抖,慌忙从怀中摸岀一张纸递于皇上。
皇上看完,脸色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