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
匾额做好后,药铺就开张了,匾额上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有三个字——济善堂。
林大夫本来对换了东家,药铺改成什么都没有兴趣,可他第一天来坐堂的时候,望着匾额,捋着山羊胡暗自点头,再看九歌的时候,眼神温和了不少。
这日,九歌拿着做好的药丸和金疮药,到药堂找林大夫。
九歌林大夫,这药你看看如何。
林大夫接过瓷瓶,先是到出一颗药丸闻了闻,顿时眼睛一亮,迫切的问道。
龙套(林默)东家,这药从哪来的。
九歌也就是说这药不错了。
龙套(林默)何止是不错,这药丸将药性发挥到了极致,比现在市面上卖的要强上百倍。
九歌那就好,我还炼了不少,以后我们铺子就卖这个吧。
林默大吃一惊,他没想到九歌年纪不大,对药材如何配伍倒是了若指掌,看了眼桌子上的金疮药,他拿过小刀,在手指上划了一道。
一旁的小药童惊呼出声。
龙套林大夫,您这是做什么!
林默充耳不闻,将金疮药倒在伤口处,不过片刻时间,血就止住了,他握着药瓶的手直抖,颤生问道。
龙套(林默)东家,这也是你做的?
九歌是啊。
九歌林大夫,这药,要价多少合适。
龙套(林默)这药丸五个铜板一颗,金疮药十两一瓶。
九歌十两会不会太高了。
林默一幅不识货的样子看着九歌。
龙套(林默)我们这金疮药效果好啊,而且这里面的药材也不便宜吧,这可是我们药堂的宝贝。
九歌看着林默珍重的把金疮药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沉默不语,该不该告诉他,自己用的只是些常见的草药,只是炼药的手法不同罢了。
突然,外面传来哀嚎的声音,九歌和魏无羡相视一眼走了出去。
只见是斜对面卖烧饼的李大婶,抱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正在哭天抹泪。
从围着的街坊口中得知,这孩子是李大婶的小孙子,今日和几个孩子到城郊的山上玩去了,也不知吃了什么,回来一会儿就嚷嚷着头疼,现在更是浑身抽搐,口吐白沫。
九歌李大婶,让我看看来。
龙套好,好……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李大婶应下了。
九歌阿羡,拿个筷子给我。
魏无羡好。
魏无羡正要转身离开,林默递了个薄木片过来。
九歌一手按压着孩子身上的穴位,一手把木片伸到孩子嘴里,压住舌根,片刻,孩子"哇"的一下,吐了出来。
九歌看了看呕吐物,见里面有还没有消化的菌菇,就什么都明白了。
九歌孩子毒蘑菇中毒了。
九歌直接拿过李大婶烙烧饼用的盐巴,倒些温水化开,喂到孩子嘴里。
没多久孩子的肚子发出"咕噜噜"的响声,接着吐了一地,孩子也醒了过来,还嚷嚷着好饿。
龙套死小子,就知道吃。
李大婶吓得半条命都没了,一巴掌拍在孩子的屁股上。
"好了,好了,李大婶,孩子缓过来就好。"
"是啊,孩子吗,哪有不爱吃的。"
"说起来,聂大夫的医术可真好。"
四周的街坊都发出善意的笑声。
九歌不过,这山上的东西可不能随便吃。
龙套是,是,聂大夫,这是诊金。
李大婶数了二十个铜板,就要往九歌手里放。
九歌大婶这是做什么啊,这盐巴可还是从你这儿拿的。
李大婶见九歌不收,装了几个烧饼递给九歌,让她一定收下。
龙套聂大夫,这烧饼可不能不收啊。
九歌行,大婶的烧饼可是好吃的紧。
九歌接过烧饼,正准备和魏无羡一起回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陆小凤魏公子,聂姑娘我们可真是有缘啊。
九歌两人回头一看,正是花满楼和陆小凤。
花满楼两位不妨到我百花楼坐坐
九歌和魏无羡相视一眼,反正也没什么事,坐坐也无妨。
九歌我不便饮酒。
见九歌不喝,陆小凤又给魏无羡斟满。
醇厚的酒香让魏无羡双眼发光,他端起酒杯稍稍抿了一口,入口绵柔,回味悠长。
魏无羡这酒不错啊。
陆小凤那当然,这可是花满楼酿的百花酿,一年也只有十坛。
魏无羡是吗,花公子还会酿酒。
魏无羡嫌喝的不过瘾,直接拿过酒壶。
陆小凤魏公子也是好酒之人。
魏无羡是啊,阿九前两日还酿了梨花白,明年这个时候请你喝。
陆小凤哈哈,喝酒怎么能少了我陆小凤呢。
魏无羡和陆小凤看看彼此,随后大笑出声,显然是志趣相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