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七章
天蓬元帅和小金乌回到天庭后,把不周山发生的一切如实相告。两人不是不想隐瞒,实在是这件事太大了,就算他们不说,玉帝,王母也总能从别处知道。
玉帝和王母久久无声,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杨戬竟然会成长到如今的地步,再加上有大能护其左右,他们是动不得他了。
此时,恰逢金蝉子也在天庭,他劝说道:"陛下,道家之道,乃是以柔克刚,你不如以道家之道来应对眼前的局势,天庭之危可解。"
听到这话,一直闭着双眼的太上老君,睁开眼睛看了金蝉子一眼,'这小和尚倒是挺有本事,就是可惜了。'
王母陛下,金蝉子说的不错,此时还是顺着杨戬的好,如今他治洪有功,你若是惩戒与他,怕是会寒了天庭众仙家的心。
听着王母的耳语,玉帝闭上双眼,思索良久,最后还是妥协了,决定用以柔克刚的方法对付杨戬几人。
玉帝天蓬,你带上法旨去杨府宣读。
"陛下英明。"众仙家齐齐称赞。
凡间此时已经过了一月有余,九歌也醒了过来,只是有些畏寒,她穿着厚厚的冬衣,手中拿着一本游记,歪在榻上翻看,旁边是在处理事情的杨戬。
九歌咳,咳……
杨戬听到咳嗽声音抬头一看,赶紧倒了杯茶,用手一摸茶水滚烫,他施法将茶水变得温热,才端到九歌跟前,轻拍她的脊背。
杨戬阿九,喝些温水。
九歌笑了笑,接过茶杯抿了一口。
同在书房的玉鼎真人见了,撇撇嘴,酸溜溜的说道。
龙套(玉鼎真人)为师我也渴了。
说着,玉鼎真人还不停的瞄着杨戬。
杨戬拎起水壶递了过去。
杨戬师傅,您自己倒吧。
"唉,别人是有了媳妇儿忘了娘,你啊,是有了媳妇忘了师傅。"玉鼎真人一把抢过茶壶,小声嘀咕道:"更何况这还不是媳妇儿呢。"
玉鼎真人的声音虽小,可杨戬和九歌哪个不是耳聪目明,两人看着对方都红了脸。
玉鼎真人见两人含情脉脉的,觉得自己撑得慌,一定是茶水喝多了,他起身打算去院子里转转。
………………………………
刚踏出房门就见天蓬元帅带着天兵突然出现,玉鼎真人狐疑的问道。
龙套(玉鼎真人)你不会又是来抓杨戬上天庭的吧?
天蓬(猪八戒)真人说笑了。
天蓬元帅连连摆手,赶紧晃了晃手中的法旨。
天蓬(猪八戒)本帅此次前来是宣读陛下的法旨。
龙套(玉鼎真人)徒弟,玉帝又搞幺蛾子了。
这一嗓子,惊的整个杨府的人都跑了出来,眼色不善的看着天蓬元帅。
龙套(哪吒)玉帝老儿又想干什么,真当我们不敢打上凌霄宝殿啊。
杨婵(三圣母)玉帝呆在天庭,我们在凡间,相安无事的不好吗,难道一定要赶尽杀绝才可放心!
九歌咳,赶尽杀绝。凡间有诛九族之说,玉帝也在九族之内,他是想换个人执掌仙界吗。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天蓬元帅说的冷汗直流。
天蓬(猪八戒)误会,误会了。陛下念在你们治水有功,这是论功行赏的法旨。
龙套(哪吒)赏?不会是另有他谋吧,还有玉帝之前所犯的错不会就这么算了吧。
天蓬(猪八戒)怎么会。玉帝之前都是被老虎精——五哥古惑,才会做出不理智之事,已经下令明日将他斩首。
这出卸磨杀驴玩的可真漂亮,五哥当即傻眼了,九歌几人也不是傻子,全都嘲讽的看着天蓬元帅。
天蓬元帅尴尬的咳了两声,求助的看向九歌。
九歌拉拉杨戬的衣袖,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九歌如今凡间刚平静下来,不宜再生事端,先听听法旨上说了什么。
杨戬的想法和九歌不谋而合。
杨戬哪吒兄弟,三妹稍安勿躁。
杨戬元帅,宣读吧。
天蓬(猪八戒)好,好。
天蓬元帅擦擦脑门的虚汗,满眼感激的看了眼九歌,幸好啊,幸好,还有一个人能劝住杨戬。
天蓬(猪八戒)宣陛下法旨:念在杨戬,九歌,哪吒,杨婵几人治水有功,封杨戬为昭慧显圣二郎真君,驻守灌江口,杨婵为三圣母驻守华山,哪吒为降魔先锋,九歌为昭慈元君。
'呵,这玉帝的胃口还挺大'九歌轻笑一声,不紧不慢的说道。
九歌我乃道祖弟子,一个小小的玉帝还招不起。
天蓬元帅虽说对九歌的身份有所猜测,可也没想到来头这么大,知道勉强不得,眼巴巴的看着杨戬,不管如何他总要答应吧,不然如何交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