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即刻上前来,递给贞淑两颗珠子。皇帝道:
皇帝“这是朕赏你的玛瑙,你选一颗好的带回去串成链子戴着,也算是对你这么多年伺候嘉妃的一点儿心意了。”
贞淑不解其意,但见皇帝这么吩咐,惶恐了许久,终于选出其中一颗较红的,欠身道:
贞淑“奴婢多谢皇上赏赐。”
皇帝扬了扬脸,定定道:
皇帝“李玉,朕方才让你去送给嘉妃一对步摇,她怎么说啊?”
李玉朗声道:
李玉“嘉妃说,谢皇上赏赐的红玉髓步摇。”
皇帝“她倒是认得清楚。”
而后一掌拍在桌案上,直把本就惶惶不安的贞淑拍了个魂飞魄散。他看着贞淑道:
皇帝“这两颗不是玛瑙,都是红玉髓。你不能分辨二物,难怪连大师修行时所用的七宝只用红玉髓都不知道!李玉,把贞淑送进慎刑司,告诉精奇嬷嬷,对贞淑哪里都能用刑,唯独不能伤了手,直到她能临摹出和娴贵妃一样的字来!”
两个小太监领着贞淑下去了,皇帝道:
皇帝“请位太医过去看看惢心的伤,应当是无大碍的。另外告诉娴贵妃,明日就是中秋了,朕等着她和慧贵妃一起主持中秋家宴。皇后若是有兴趣,也可一同前往。”
李玉应着,将这些话原原本本地转告给了如懿。
彼时她正取了沾了药酒的棉花为惢心擦手背上的伤,闻言只淡淡一笑:
如懿(娴贵妃)“知道了。”
李玉疑惑:
李玉“好容易沉冤得雪,贵妃娘娘不高兴吗?”
如懿(娴贵妃)“只是觉得不真实罢了。仿佛不过一瞬,我又从地狱回到人世,回到我暂摄六宫的娴贵妃之尊。这云端地狱两重辛苦,虚的一颗心仿佛落不到实在处。本宫实在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表情了。”
如懿似乎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浪费时间,郁郁一会道:
如懿(娴贵妃)“这次的事情多谢你,也多亏了晞月与皇后娘娘。我知道你要去长春宫,想必晞月现在也在那里,我这里有两把上好的玉如意,便麻烦你送去,明日的中秋家宴,还请皇后娘娘一定要赏脸光临才是。”
次日便是中秋团圆夜宴。嫔妃们见如懿照常以贵妃身份与晞月主持宫仪,前日里趾高气扬的金玉妍反而默默无声,心里头便有了些许的底,却也不表示出来,只是如常般欢笑饮宴。琅嬅应着如懿的请求而来,只是浅饮几杯便罢,更多时候都在和晞月如懿说笑。皇帝似是极高兴,对嫔妃们的欢声笑语殷勤劝酒来者不拒,终致醉倒,斜斜支在青玉案上,如玉山倾颓,伏几醺睡。
筵席上丝竹歌舞的迷媚间,如懿以雍容清远的姿态,含着得体而温煦的笑意冷眼相望,只是叫来李玉:
如懿(娴贵妃)“好好儿扶皇上回去吧。”
至少这个时候,她是没有伺候皇帝的心思的。
嫔妃们一一散去,宫人们开始着手收拾殿中纸醉金迷的残局,如懿只觉得意懒,仿佛这盛世华章,亦不过是余烬人生的浮华点缀。唯有满月悬于高空,以事不关己的姿态,嘲弄着人间的世事无常。琅嬅看见她的表情,叹道:
富察琅嬅(皇后)“你最近清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