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我是长陵公主,宣国唯一的公主。”
宣娰元年,我的父亲魏晋战死长陵城外;我的母亲于登基大典前夕失踪,摄政王萧允监国,举国寻找新皇。后魏大将军府被举证勾结外敌,阖族流放长陵城……三年后,我的母皇携子归朝,下嫁萧允、封新儿萧宸为储。宸者,帝也。
第一章
“魏长陵,你哭吧,我不笑你也不让别人笑你。”桃花树下少年一身劲装,站在紫檀木躺椅前,夺过我手中的酒坛。
“青枫啊,我为什么要哭呢,昨日我是长陵公主今日依旧是啊,哭什么呢?”手中没了酒坛,我干脆将两臂垫在头下合眼晒太阳。
“殿下……半马坡的雪都化了。”青枫说完后转身离开,带走了我的桃花酿。
良久,我睁开了眼睛,透过稀疏的树枝呆滞的看向天空。湛蓝的天空恍惚染成了和我衣裳一般的血色……『三年前的摄政王府:正被举国寻找的新皇对我说:长陵,你的父亲与蛮夷女将苟合背叛了宣国。母皇庇护了魏家便再无没力护你,去长陵吧。』『城墙上祖父曾说:长陵,我魏家世代守护宣国的门,你要记住这长陵城是你的护身符更是你要肩负的责任……两年前的长陵城外祖父斩杀大批外敌后将残敌引到半马坡同归于尽。』
空气中划过一丝波动,一身黑衣面覆银制面具的夙枫出现在我三米外的位置。夙枫,“魏家冥地”的暗首。
思绪被打断,我淡淡的问:“什么事?”
“女皇下旨封萧珩为长陵驸马,三月前由京中出发前来贺殿下及笄。萧珩脱离礼队前行,目前不知所踪。”
“嗯,不必再探了。通知青枫,我要去半马坡,扰者杀。”
“遵我主令。”
第二章
两年前的今日,我将祖父的尸骸与五万魏家军一同葬在了半马坡,选守墓人、入“魏家冥地”学夺命击杀、学权术掌长陵、学兵谋夺军权……如今的长陵让蛮夷闻风丧胆、让京中掌权人坐立难安,却难以换回半马坡下枉死的五万魏家军……我打马在半马坡前徘徊。远处,一红衣男子策马而来。我知道那是萧珩,十八岁的萧珩来了长陵城,在物是人非之后。
“长陵,我……”萧珩勒马停在离我不远的地方。
“萧小王爷,别来无恙。”我打断萧珩的话。
“长陵,我来寻你了。”
“萧珩,你既然能来到这里就应该清楚如今的长陵于你萧家是怎样的隐患。无论你以怎样的目的来到这里,不入长陵,允你不死。”
第三章
长陵城议事军帐,我处理着长陵军务。
“殿下,萧珩及其五百亲卫,于城外请求入城。”卫兵入内禀报。
“传我令,闭城备战,闯城者杀。”
“得令”卫兵退下传令。
三天后,长陵城百里外的哨楼狼烟升起,我着红衣便装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狼烟,魏家军派出的斥候无一人归来。城下是萧珩和他的亲卫的临时营帐。
须臾,尘烟四起。
“暗卫报,是北夷最精锐的五千轻骑,真的不开城门吗?”青枫走到我身侧轻声问。
“何人领兵?”
“塔索魏倩…据说小您三个月”
“呵,魏…歉?”
一炷香后,北夷骑兵于长陵城外五十米叫阵,萧珩携亲卫与之对峙。
“我乃北夷女将塔索,我家太子邀长陵公主七日后汾岭狩猎。”骑兵之首提声喊话。
“汾岭狩猎,你家太子年前之战的伤可好全了?如今这是嫌自己命长了?”青枫于城墙上出言讥讽。
“既然长陵公主不愿,那就勿怪塔索无礼了”
塔索持弓搭箭,目标正是城墙上的我。箭出,萧珩踏马而起,凌空拦斩箭矢,箭头没入地下,箭尾被萧珩踢回北骑阵营,揽旗兵中箭倒地。
塔索右手执剑由胸前平挥,那是北夷准备战斗的令语。
“杀……”也许是塔索的声音,也许是萧珩的声音。五百萧家卫近乎瞬间便被北夷轻骑包围。
城下刀光剑影。
“北夷想挑起战争,长陵城内的百姓未撤离,不得擅开城门。青枫,令弓箭营上城墙。”
……
北星正移紫星危。甚少人知,我出生之际北极星的命轨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