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娇兰过上了汴京正常贵女的日子。原因无他,年纪大了,看账、管家、礼仪等得学起来!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原著故事的年代背景为皇朝第三代皇帝与第四代皇帝交替时,书中第三代皇帝的庙号为仁宗。第四代皇帝的第一个年号为崇德。
而如今是崇德五年。盛紘在去年升官了,现居四品。
娇兰虚岁已有十五了,王若弗已经开始到处走动,给娇兰相看儿郎了。等相看得差不多了,到时候等娇兰成年就可以考虑许出去了。
嫁幼女,王若弗愿意吗?不愿意啊。可是好儿郎可以先相看,成亲不着急嘛!饭也要一口一口的吃不是?
至于盛紘公事繁忙,由得王若弗去折腾。作为一家之主,到时候嫁娶还不是得听他的意见。
崇德五年,九月九重阳时节,娇兰应好友谭余弦的约定,前往寺庙上香,随便说说话。
谭余弦深受徽柔公主的宠信,如今谭余弦在徽柔公主名下当个见习大夫,偶尔会和御医们讨论病理,互相交流。
谭余弦出生御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草药的认识,对医术的研究,都不是旁人可以相比的。官位虽小,但盛在安全、自由。这对于谭余弦来说,梦想与技能一致,能治病救人,是再好不过的了。
到了约定的日子,娇兰在去的路上,和谭余弦被盗贼拦路,一位锦衣公子骑马路过,两人被救。
娇兰是他(震惊)!
似乎太过巧合了。娇兰心里一下就想警惕起来。
娇兰娇兰,你怎么就可以怀疑他呢?他的性子不是这样子的。
压下心里的疑虑,娇兰与谭余弦向锦衣公子道谢。
后来,娇兰与谭余弦被送回了家。这一路上这位锦衣公子慢慢在马车后面跟着,中间隔着一大段距离,似乎是为了不引起别人误会。
盛家异常感谢公子,对这位公子的印象很不错。
到了第二天,盛紘听说了此事。见了那人。
傍晚,盛紘让娇兰到书房,说起了往事。
原来娇兰幼时有一次生病不愈,后来,来了一个老头,那老头仙风道骨,带着一个少年,给盛家送了药。此后娇兰病愈,只是不记得这段往事。
那时,那老翁不曾收任何物品。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娇兰长大后请盛紘将娇兰许给那少年。说娇兰命贵,请盛紘好好养育,以后必有福报。
倒不是盛紘不信任那老翁,主要是那药看着疗效很好,简直是名单妙药。不过这种事情不好宣扬,因此盛紘就默默记下了。这么多年,盛紘都不曾给娇兰定亲。
娇兰不知那少年是如何称呼那老翁的?
盛紘好像是师父。
什么,不会吧。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不会这个和大师兄一样的男子就是那少年吧。
想到此处,娇兰有些懵。
果不其然,还真是。并且盛紘还说,现在这少年叫张柏琳。是个隐士的医药家族出来的。医术很好。以后娇兰与张柏琳结婚了,也好有个照顾。
啊,娇兰突然想起自己在外边的形象是一个有些病弱的美少女。
我去。这一波,算不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