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这事不是我本心
本书标签: 穿越 

朱棣

穿越:这事不是我本心

吕抚:“上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如神,郡县灾伤,蠲租赈谷。容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者三十余国,亦盛矣哉。” [108]

梁启超:“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此其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明成祖既北定鞑靼,耀兵于乌梁海以西,西辟乌斯藏,以法号羁縻其酋,南戡越南,夷为郡县。陆运之盛,几追汉唐,乃更进而树威于新国。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 [109]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 [110]

孟森:明成祖以马上得天下,既篡大位,遂移其武力以对外,凡五征漠北,皆亲历行阵,假使建文承袭祖业,必不能有此。此明一代之侈言国威者无不归功于永乐之世也。 [111]

日本著名汉学家那珂通世《东洋小史》:昔汉武、唐宗者,虽屡破北狄,但均系遣大将而非亲征。汉人天子远渡沙漠者,唯明成祖一人。 [112]

蔡石山在著作前言中提到:“他精力旺盛又富冒险精神的领导能力,用来自上层的酵素,活化了这个成功又自满的国家,也开创了一个无可挑剔之繁荣、军事扩张,以及非凡外交的光辉灿烂时代,在他统治的这二十三年间,中国变得外向,享有遍布整个亚洲世界的最高威望。” [179] 在著作中说:“明朝的永乐皇帝,驾崩于1424年8月12日,自从1402年7月17日登极以来——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在位期间——而且所有的证据也显示,他从未浪费过一天”。 [113] 在书末,他再次评价明成祖“毋庸置疑,永乐有过多的自我,而且拥有很多的美德:他是自信、直率的,能够甄别和牢记有很强能力之人的贡献,而且保护依靠他的那些人,尤其是他的家人。不过,他也有黑暗面,特征就是不必要又未经思考的侵犯性,而这类侵犯性经常产生了暴虐和消耗”。 [114]

邱永志:建文永乐交替之际,朱棣多次提及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乃天命所在,以及建立了中华“垂统”的贡献;永乐十七年(1419年),在对武臣敕令时,朱棣曾称赞忽必烈的武备强盛、天下安宁。日本学者宫崎市定通过深入研究后指出,永乐帝是以元世祖忽必烈自居。日本另一位明史专家檀上宽赞同认为,永乐帝的终极理想目标不是唐太宗时代,而是忽必烈时代。朱棣憧憬的君主梦,两位史学名家俱言之凿凿,持论的理由有三:一、元明之间具有时间上的因缘性和制度上的连续性;二、元朝以前,中国还不是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元朝以后,中国已是一个世界性帝国。这个历史遗产,接替国家不得不去面对、处置。从这个意义上,唐朝与明朝存在本质上的时代差异;三、朱棣个人欲建立超迈其父的功业,希望像忽必烈那样让“四夷来朝”。 [120]

上一章 朱棣 穿越:这事不是我本心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