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跨异语言域的情报搜集任务依然交给四大皇亲之一的哈密(另外三个是洪武义子沐家、吴惠妃吴家、帝三后爱新觉罗家),“令侦虏情报我”,由于明宣宗时期放去西边的弩温答失里在哈密发挥作用,明朝的跨异语言域的情报搜集基本在失灵的边缘,逐有土木之变。明英宗在瓦剌驻牧地见到哈密王母,鉴于仁宣时期瓦剌向明朝大量安插间谍及明军的异语言域情报失灵。朱祁镇被杨善秘密迎回时,密令锦衣卫御工投靠瓦剌。不凑巧漠北开启“无汗时代”,身为锦衣卫战略棋子的银匠看到游牧诸部开始互杀模式已经无法在漠北立足。就逃往在土木之变中担任瓦剌向导的三卫中的泰宁卫居住。时间过去许多年,明朝的皇帝也已经换了三位,而银匠也当上了泰宁卫头目。 [21] [24]
振六世烈
明朝从太祖洪武到英宗六代人(算上景帝七代),一共96年(1368—1464)。汉朝从高祖刘邦到武帝刘彻五代人,一共115年(前202-前87);唐朝从高祖李渊到玄宗李隆基六代人(算上武后七代),一共144年(618-762);清朝从太祖努尔哈赤立国到高宗弘历六代人,一共183年(1616—1799)。可以看出汉唐清前期君主平均执政时间都在20年以上,这对国家的战略稳定有着重大影响。而明朝频繁更换皇帝,明朝国家战略也随之改变,洪熙不到一年时间 [51] ,导致明朝战略在整体上崩溃。洪武山河固险亦集乃、河套、开平、大宁、吉林、麓川;建文向套北者者口守御千户所方向修大同长城;诸子夺嫡徒东胜镇、大宁镇;永乐下西洋、设奴儿干、置哈密、亲征漠北,故康熙赞曰 “洪武、永乐所行之事,远迈前王。”然正统朝想在仁宣毁防后,仅凭一代人之心力重新创业,四面出击收复旧地,无异于心比天高。仁宣的行为无疑是浪费洪武永乐两代民力,正统的行为也无疑是再次抽掉民力,更何况是三杨粉饰将破、逃兵百万之时。正统末,云南木麓川贼酋叛,遣兵数十万讨之,东南骚动。于时浙江叶宗留、福建邓茂七、广东黄萧养相扇而起,各拥众数十万,僭号攻城,杀掠吏民。湖、贵苗、獠,两广瑶、僮亦叛。分遣文武大臣为镇守、总督、提督、参赞、协赞军务、巡抚、巡视、总兵、副总兵、参将、分守、协守、守御,每省多至数十人,少亦不下十数人。所在聚兵各数十万。浙江,侍郎孙元贞,副都御史轩輗;福建,尚书金濂,侍郎薛希琏;两广,侍郎揭稽、李棠,都御史杨信民;贵州,侍郎侯璡,寺丞□;湖广,都御史王来、李实;四川,都御史李匡,侍郎罗绮。“西至贵州龙里卫,东至湖广沅州卫,北至湖广武岗州,南至四川播州地界。夷众不下二十余万,俱已叛逆,围困贵州、湖广所属地方”,致使南方官员“乞调京兵五千、达军一千、并南京、云南原征麓川官军十万前来征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