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第七》: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父河间孝王开,父蠡吾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袭爵为侯。本初元年,梁太后征帝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闰月庚寅,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
4. 《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帝初为蠡吾侯,梁太后征,欲与后为婚,未及嘉礼,会质帝崩,因以立帝。明年,有司奏太后曰:“《春秋》迎王后于纪,在涂则称后。今大将军冀女弟,膺绍圣善。结婚之际,有命既集,宜备礼章,时进征币。请下三公、太常案礼仪。”奏可。于是悉依孝惠皇帝纳后故事,聘黄金二万斤,纳采雁、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建和元年六月始入掖庭,八月立为皇后。
5.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第七》:八月乙未,立皇后梁氏。
6.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第七》:丙午,皇后梁氏崩。乙丑,葬懿献皇后于懿陵。
7. 《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时,太后秉政而梁冀专朝,故后独得宠幸,自下莫得进见。后借姊兄荫势,恣极奢靡,宫幄雕丽,服御珍华,巧饰制度,兼倍前世。及皇太后崩,恩爱稍衰。后既无子,潜怀怨忌,每宫人孕育,鲜得全者。帝虽迫畏梁冀,不敢谴怒,然见御转稀。至延熹二年,后以忧恚崩,在位十三年,葬懿陵。其岁,诛梁冀,废懿陵为贵人冢焉。
8.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第七》:大将军梁冀谋为乱。八月丁丑………立皇后邓氏,追废懿陵为贵人冢。
邓猛女(生年不详—165年),一作邓猛 [1] ,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玄孙女,郎中邓香之女 [2] ,和熹皇后邓绥的侄孙女,汉桓帝刘志第二任皇后。
永兴年间,邓猛女入宫为采女,得到汉桓帝的宠幸。延熹二年(159年),汉桓帝立邓猛女为皇后。延熹八年(165年),汉桓帝废黜邓猛女的皇后之位,将其送至掖庭暴室。不久,邓猛女因忧郁而死,死后葬于北邙。
入宫受宠
邓猛女的母亲宣(姓氏不详,名宣),起初嫁给郎中邓香为妻,生下女儿邓猛女。邓香很早去世,宣改嫁大将军梁冀妻子孙寿的舅舅梁纪,邓猛女便跟随母亲到梁纪家居住,因而假冒姓梁。梁冀的妻子孙寿见邓猛女容貌美丽,在汉桓帝永兴年间(153年―154年)将她送入掖庭,成为采女。邓猛女获得汉桓帝极度的宠爱,受封为贵人。 [3] 第二年,汉桓帝封邓猛女的兄长邓演为南顿侯,位特进。邓演死后,其子邓康嗣爵。 [4]
福荫家族
延熹二年(159年)七月,汉桓帝的皇后梁女莹去世。同年八月,汉桓帝诛杀梁女莹的兄长梁冀,并立邓猛女为皇后。 [5] 汉桓帝因厌恶梁氏,于是将邓猛女改姓薄氏,封邓猛女的母亲宣为长安君。 [6]
延熹六年(163年),有关主管官员上奏汉桓帝,认为邓猛女本是郎中邓香的女儿,不应该改易他姓。汉桓帝于是恢复邓猛女为邓姓。追封邓香为车骑将军、安阳侯,进一步封给其母宣、侄子邓康大县食邑,宣为昆阳君,邓康为沘阳侯,赏赐很多钱财。宣死后,赠予车马资财治办葬礼,都依照皇后母亲的丧事规格办理。由邓康的弟弟邓统继承昆阳侯爵位,官拜侍中;邓统的堂兄邓会继承安阳侯爵位,担任虎贲中郎将;又封邓统的弟弟邓秉为淯阳侯。邓氏宗族都担任校、郎将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