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这事不是我本心
本书标签: 穿越 

唐高祖:16子

穿越:这事不是我本心

李元庆(623年-664年),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六子,唐太宗异母弟,母为刘婕妤。 [1]

武德六年,册封汉王。武德八年,册封陈王。贞观十年,册封道王,授豫州刺史,与民部尚书戴胄联姻。唐高宗永徽四年,授滑、徐、沁、卫四州刺史,颇有政绩。 [2]

麟德元年,逝世,时年四十二,获赠司徒、益州都督,谥号为孝,陪葬献陵。从其异母兄弟李凤的年龄推测,当在622年或623年。623年,封汉王。625年,改封陈王。635年,任赵州刺史。636年,改封道王,任豫州刺史。二十三(649年),受实封千户。653年,任滑州刺史的治绩被唐高宗得知,赐物二百段。历任徐州、沁州、卫州刺史。事母孝顺,母亲死后,请求亲自修建母亲坟墓,高宗安慰未许。664年去世,追赠司徒、益州都督,陪葬献陵。李元裕(624-665年),字仲饶,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藏书家,唐高祖李渊第十七子,母为崔嫔。 [1]

贞观五年(631年),册封郐王。十一年(637年),授邓州刺史,册封邓王,迁梁黄二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先后治理寿州、襄州和兖州。

麟德二年(665年),去世,追赠司徒、益州大都督,谥号为康,陪葬于献陵。聪敏好学,善谈名理,交好诗人卢照邻,家藏书籍12车。《旧唐书·卷六十四·列传第十四》:邓王李元裕,唐高祖第十七子。

贞观五年,册封郐王。十一年,改封邓王,赐实封八百户,历任邓、梁、黄三州刺史。聪敏好学,善谈名理,与王府典签卢照邻为布衣之交。二十三年,加实封通前一千五百户。

唐高宗时,历任寿襄二州刺史、兖州都督。麟德二年薨,赠司徒、益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曰康。无子,以弟江王李元祥之子广平公李炅为嗣。邓康王李元裕,贞观五年,始王郐。十一年,徙王。始王及徙,皆与谯、魏、许、密四王同封,累实封至千二百户。

好学,善谈名理,与典签卢照邻为布衣交。五为州刺史,迁兖州都督。薨,赠司徒、益州大都督,陪葬献陵。无子,以江王之子广平公李炅嗣位。薨,子孝先嗣,开元中,为冠军大将军。李元名(?~689年),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八子,母为小杨嫔。 [1]

贞观五年,始封谯王,历任诸州刺史。品性高洁,不治产业,朝夕矜庄,门庭清肃。垂拱年间,历任青郑滑三州刺史,政理平和,授司空。 [2]

载初元年,受到酷吏丘神勣构陷,坐罪被杀。神龙革命后,追赠司徒,陪葬于献陵。舒王李元名(?—689年),唐高祖李渊第18子,母为小杨嫔。始封谯王,后徙王。唐高祖在大安宫时,唐太宗晨夕使尚宫问起居。年方十岁,保姆说:“尚宫有品,当拜。”李元名说:“此帝侍婢耳,何拜为?”唐太宗壮之,说道:“真吾弟也!”及长,矜严疏财,未尝问家人生业。历五州刺史,实封至千户。

儿子李亶为豫章王,治理江州,有美政。唐高宗以其善于训子,手诏褒美。又欲授大州刺史,上表推辞说:“臣忝属籍,岂以州郡为仕进资邪?”治理石州二十年,数游山林,有高蹈意。垂拱年间,徙郑州,境接东畿,诸王贵戚为刺史者纵家人暴百姓。到任后,全部革之,为治廉威。进加司空。 [2]

武则天执政时,儿子李亶为丘神绩所构,系诏狱死。坐迁利州,寻被杀。神龙初年,诏复官爵,赠司徒。

上一章 唐高祖:14子 穿越:这事不是我本心最新章节 下一章 唐高祖:18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