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三》:十二年春正月乙未,吏部尚书高士廉等上《氏族志》一百三十卷。壬寅,松、丛二州地震,坏人庐舍,有压死者。二月乙卯,车驾还京。癸亥,观砥柱,勒铭以纪功德。甲子,夜郎獠反,夔州都督齐善行讨平之。乙丑,次陕州,自新桥幸河北县,祀夏禹庙。丁卯,次柳谷顿,观盐池。戊寅,以隋鹰扬郎将尧君素忠于本朝,赠蒲州刺史,仍录其子孙。闰二月庚辰朔,日有蚀之。丙戌,至自洛阳宫。夏五月壬申,银青光禄大夫、永兴县公虞世南卒。六月庚子,初置玄武门左右飞骑。秋七月癸酉,吏部尚书、申国公高士廉为尚书右仆射。冬十月己卯,狩于始平,赐高年粟帛有差。乙未,至自始平。
149. 《新唐书·卷二·本纪第二》:十三年正月乙巳,拜献陵,赦三原及行从,免县人今岁租赋,赐宿卫陵邑郎将、三原令爵一级。丁未,至自献陵。二月庚子,停世封刺史。……五月甲寅,以旱避正殿,诏五品以上言事,减膳,罢役,理囚,赈乏,乃雨。
154. 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於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於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谓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辞,直书其事。——《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上
155. 《新唐书·卷二·本纪第二》:十四年正月庚子,有司读时令。甲寅,幸魏王泰第,赦雍州长安县,免延康里今岁租赋。二月丁丑,观释奠于国学,赦大理、万年县,赐学官高第生帛。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 [292] [295] ,鲜卑族,祖籍洛阳(一说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354] ),小字观音婢, [1] 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 [2] 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 [167]
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 [3] 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十三天即册封为皇后。 [51-52] 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 [4-5] 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